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S-四嗪类高氮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6-对(3,5-二甲基吡唑)-S-四嗪(BT)为起始物,研究了S-四嗪类高氮含能化合物3-氨基-6-(3,5-二甲基吡唑)-S-四嗪(ADMPT)、3-肼基-6-(3,5-二甲基吡唑)-S-四嗪(HDMPT)、3,6-二氨基-S-四嗪(DATz)、3,6-二肼基-S-四嗪(DHTz)与3,3’-偶氮-(6-氨基-S-四嗪)(DAAT)的合成,经IR、元素分析、1HNMR、13C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对DHTz和DAAT的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实验获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DAAT热稳定性好、能量高,在10℃/min升温速率下,DAAT在280℃开始分解,放热峰值330℃,放热峰的分解焓为1974.33J/g;DHTz在120℃开始分解,放热峰值159℃,放热峰的分解焓为1843.23J/g。同时,采用高温高压爆轰产物状态方程(VLW EOS)对DHTz和DAAT的爆轰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32.
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通过高温烧结得到了超细钛酸钡(BaTiO3)粉体,烧结产物经SEM、XRD等表征手段对粉体的形貌和晶型进行分析。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了配制的电流变液中的含水量,讨论了不同含水量对钛酸钡的电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钛酸钡ER液在含水量为117.2μg/g时,屈服应力、表观粘度和漏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要使含水钛酸钡ER液具有一定的ER效应,且在其实验仪器测试范围内(电场强度最大可达2.5kV/mm;漏电流最大可达10μA)具有电流变效应,含水量应小于或等于88.1μg/g。  相似文献   
133.
该文从线性系统能控规范型的基本理论入手,详细介绍了Luenberger能控规范型的构造方法和实现步骤,并就此问题给出了一个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MATLAB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具有自主接近能力的航天器开展反交会规避机动方法研究。建立仅测角相对导航模型,对完全不可观测机动进行定义,基于空间几何关系推导并证明了完全不可观测机动是不存在的。以施加规避机动后追踪器对逃逸器的测量值与未机动时的差异为优化目标,利用矢量乘积原理设计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并对变量约束进行分析,随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最优规避机动方向进行优化。给出的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规避机动方向计算方法能够使目标函数值达到最小,从而提升追踪器对逃逸器的状态估计难度,降低其估计精度。这为规避机动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可为以主动接近航天器为新对象进行的规避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5.
136.
本文综述了国外高功率微波源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这一技术目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以垂直深孔多点位移计为例,介绍了空区顶板岩层移层观测的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该观测设计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8.
由于防空导弹靶场飞行试验中,实弹靶试的次数极为有限。因此,使其落入概率的评定成为小样本容量的统计评定问题。而这种统计评定问题在方法上尚未解决,是武器系统性能评定中的疑难问题。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组建混合观测样本的设想,藉以扩展观测样本的容量,使得靶场试验中落入概率的统计评定结果能有较高的置信度,从而为确认制导与控制系统的精度指标,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9.
——美国的具有两种曾查和精密观测性能的空间飞行器的发射,并采用 新的一代技术—— 华盛顿消息,美国开始过渡到新的一代侦察卫星,它设计成能执行两种普查和精密观测任务,而以前是需耍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字宙飞行器。 这种新一代侦察卫星的第一个是由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并于1971年6月15日从西海岸靶场发射到近极的伍轨道上,试验仍在继续进行。 此卫星的非官方代号是“大鸟”(Big Brid),重约 8吨,大约是目前工作的型号重量的4—5倍。此卫星带有洛克希德公司改进的“阿吉纳”末级火箭,直径约3米,长度约15米,并使用美国空军/马丁、马利…  相似文献   
140.
MnSi1.7在光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化合物结构的复杂,对MnSi1.7能带结构的研究仅限于实验上,而且不同实验测量的能隙值不同.首次利用"第一性原理",对MnSi1.7(Mn4Si7相)的电子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MnSi17(Mn4Si7)具有0.83 eV的直接能隙,这预示了MnSi1.7在光电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