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 构建军地联合指挥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瑞金 《国防》2008,(4):13-15
多种安全威胁包括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重点城市和重要目标遭敌空袭、战略通道遭敌阻断、敌对势力实施恐怖破坏、社会矛盾激化引发动乱骚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安全威胁。就地方而言(限于省域),省军区系统肩负着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重要使命。省军区系统关联作战部队与地  相似文献   
82.
四川汶川大地震,更凸显军队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应对冰雪、地震、洪涝、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和平时期部队经常遂行的重要任务,对部队组织指挥和整体作战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军事指挥员,从军事角度观察和分析这场抗震救灾行动,可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3.
历史的车轮驶入2008年,人们惊讶和悲伤地看到,中国和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2008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风雪灾害袭击了中国华中华南地区;5月2日。缅甸遭受了“纳尔吉斯”热带飓风袭击:5月12日,一场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灾害。在这些灾难的救援中,我们部可以发现军队救援,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军队的救援还是救援的主体。  相似文献   
84.
严重自然灾害军事救援行动绩效评估可依据"3E"评估、"APC"评估和"3D"评估等方法,评估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建立严重自然灾害军事救援行动绩效评估机制,必须坚持科学的理念、规范制度程序,并进行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85.
《中国民兵》2020,(3):68-75
公共危机主要是指现代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流行疾病、重大事故等导致社会运行机制失灵,危及公共安全或正常秩序的突发事件。面对高发的、不可预测的公共危机,军事力量以高度的组织性、严明的纪律性和坚决的执行力倍受青睐,许多国家因此把国防动员作为应急处突、抢险救灾、恢复秩序的重要手段,并在实践中积累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86.
《兵团建设》2011,(19):14
近年来,农七师131团针对地处奎屯市郊,流动人口多,职工群众思想比较活跃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途径,为加快推进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131团一  相似文献   
87.
随着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多,国防动员系统参与抢险救灾、反恐维稳、边境管控等应急任务愈来愈多,以提高应对平时危机为重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葫芦岛军分区着眼驻地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积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请领购置、军地联合保障等途径,储备野战炊事车、指挥帐篷、班用帐篷等野外作业及生活保障设施百余件(套),抗震、灭火、防暴等专业救援器材1000余件(套)。今年3月,协调地方政府投资400余万元,购置配备冲锋舟、动力橡皮船  相似文献   
89.
叶万勇 《国防》2011,(9):68-70
近年来,四川省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按照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努力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总要求,大力加强后备力量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在基础建设、能力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90.
刘维  徐闰庆 《国防》2011,(9):25-26
当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避免或减少各种意外损失,是军地双方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任务。从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军地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越来越宽泛、融合程度越来越深,需要双方以全局的观念、开放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统筹结合、聚优增效,切实搞好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制的衔接,努力提高国防动员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