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由于黑板结构具有层次性、内在并行性和支持增量开发的优点,令牌总线网可有效解决系统化分时间片造成的信道浪费的缺点,分析了舰炮武器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这两种方法引入舰炮武器系统.并给出了为实现系统目标的各个知识源和控制器的算法.  相似文献   
242.
文章论文介绍了美国"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最新进展,分析武器系统的特点和计划的未来走向。笔者认为,美国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具备快速全球打击能力,最后评估了美国"快速全球打击"计划对未来作战样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3.
提出了非致命防暴动能弹作战效能的评估法,分析了非致命防暴动能弹的技术性能,建立了以非致命性为核心指标的防暴动能弹效能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集对分析法应用到了非致命防暴动能弹的效能评估中,对3种防暴动能弹进行了效能评估。为非致命防暴动能弹的研发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44.
反弹道导弹的预警系统是用于早期发现攻击的弹道导弹、测定弹道参数、判定发身阵地和导弹将要攻击的目标,为国家战略防御决策提供预先警报信息的系统,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是反弹道导弹战略防御体系中预警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拦截武器系统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45.
246.
247.
曾力宁  黄朝峰 《国防科技》2020,41(6):134-141
以自主武器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军事革命。保罗·沙瑞尔所著的《无人军队:自主武器与未来战争》一书通过技术概念解释、各路专家访谈与大量战场实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自主武器的内涵、特点与影响。本文基于该书内容,结合相关文献、书籍、评论等资料,首先对自主武器与无人军队的内涵、现阶段的运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通过对自主武器技术内核的分析,简要介绍自主武器在各类战争样式的运用、存在的反为敌方利用的可欺骗性风险和故障发生后产生更严重后果的不稳定性风险;最后从三方面总结自主武器对战争其他方面的影响,即对军队建设模式提出更高要求,对国际战略稳定的双重作用以及对战争法与战争伦理道德的挑战。  相似文献   
248.
信息与通信技术是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领域的高精尖技术。本文认为,美国政府通过启动"301调查"和建立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信息与通信领域实施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将延缓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度,加大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成本消耗,但同时也刺激并加快了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自主可控的转型步伐。据此,本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营造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环境、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构建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努力突破信息与通信技术封锁等几项措施,以期为我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9.
250.
针对未来水面舰艇近程反导武器系统反导作战的特点和要求,在考虑武器系统拦截可行性判断、射击方法选择和应急使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拦截可行性分析、射击方式优选和主用备用相结合等环节开展研究,构建了优化的武器系统作指挥决策战流程。该流程可以有效提高舰载CIWS末端反导作战效能的发挥,增强作战指挥决策科学性。研究成果可以为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