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2014年9月29日2009年以来,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次、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兵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值此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为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先进思想,进一步激励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屯垦戍边伟大事业,兵团党委、兵团决定授予高锐等69名同志"兵团  相似文献   
72.
李彤 《中国军转民》2024,(4):130-132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认为由于异化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实践则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共产主义能够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3.
道家哲学是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具有丰富的内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为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与道家传统生态思想相结合能够各取所长,为如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提供解决方案,为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奎(屯)、乌(苏)、独(山子)地区是新疆的“金三角”,但存在土壤盐碱化、沙化、草场退化、工业“三废”、地膜与农药污染及水质低劣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本区表来发展的严重隐患。运用国内外有关绿洲生态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较全面地分析了各种技术防治措施;又尝试提出区域生态再生产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首次采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规模、价格与利润问题,探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5.
苏德 《中国军转民》2023,(22):121-12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内蒙古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三北”等重点工程。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春林 《中国军转民》2023,(12):28-29
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带来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随着环保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觉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但是仍然存在民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着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制度保障、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7.
《兵团建设》2007,(11):72-7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  相似文献   
78.
大众传媒无疑是战时舆论战的先锋.如果说网络和电视改变了现代战争,报纸推动着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广播则决定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方.二战中,一系列特殊的广播演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本文分析了历史上舆论战运用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9.
闫雪 《军事历史》2007,(3):36-39
拿破说过:"战争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冲突,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的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旷日持久、波及全球的大战中,同盟国与法西斯轴心国不但在正面战场兵戎相见,在"第二战场"的精神防线上也是攻守交织.  相似文献   
80.
张淼 《政工学刊》2020,(4):68-69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舆论引导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总体格局。如何深刻认识新闻舆论工作在基层部队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用正确舆论导向教育引导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唱响强军赞歌,激发广大基层官兵践行强军目标的热情动力,为加快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需要在认清"三种关系"上多做思考、抓好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