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从1996年10月第47届国际宇航大会在中国举办以来的17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马兴瑞在致辞中说,多年来,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为代表的载人航天任务、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月球探测任务、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组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成功研制和发射数十颗应用卫星,初步构建了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和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带动一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国防科技工业》2013,(4):26-27
航天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大国地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2012年,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2012年要点》和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加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步伐,不断开辟在保护中促运用、在运用中谋发展的新局面,凸显了知识产权在促进航天自主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增添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43.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18-18
多年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国国家航天局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企业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商业活动,不断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司长马兹兰·奥斯曼评价说,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楷模。开幕式上,马兴瑞接受国际宇航联合会颁发的"爱伦·艾米尔"奖时表示,  相似文献   
44.
秦伟 《中国军转民》2007,(10):10-11
10月12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出席了第九届深圳高交会部长论坛,并做了题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回顾与展望》的演讲。孙来燕指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45.
声音     
由国家航天局和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今年7月在香港科学馆成功举办。作为探月工程实施十年来首次以国家名义举办的主题展览,为各界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航天事业创新与发展的窗口,备受赞誉。现将各方评论收集如下。  相似文献   
46.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预示中国航天已越过建立空间站的一道关键门槛,并向2020年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半年多前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完美着陆的那一刻开始,天宫一号就一直在浩瀚的太空中静候着神舟飞船的再一次到访。而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圆满完成的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也将我国航天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禁要问:神舟九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何技术创新及突破?存在着哪些风险?它对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有何意义?对此,  相似文献   
47.
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 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面阐述了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确提出了发展我 国科技事业的新要求,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 神。这必将激励我国航天事业及整个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 部职工,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步伐, 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48.
放飞神舟号飞船的活动发射平台与飞船、火箭并称三大关键系统工程。大平台体积大、吨位重,加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关键技术多,进度要求急,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历史性地交给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屡建奇功的长治清华机械厂。  相似文献   
49.
当我第一次能把束缚带解开,我迅速漂浮到舷窗边去看外面的世界,去俯瞰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蔚蓝的地球上空飘着淡淡的白云,非常漂亮,无比壮观,这一刻,我深深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一刻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杨利伟在《天地九重》中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天地九重》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自述,是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的真实记录太空之旅航天员生活揭密的专著。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以负责和揭密的态度亲自描写了中国人的太空之旅,读者跟随他的经历感受到真实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该书用平实的语言告  相似文献   
50.
50年中国航天事业,铸造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培养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军品研发硕果累累,载人飞船胜利巡天,扬了我国威,壮了我军威!回顾投身航天事业40余载的经历,我深切感到,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重大决策,每一个可喜进步,无不凝聚着中央领导的智慧和心血!伟大的敬礼2003年12月10日9时43分,江泽民主席冒着鹅毛大雪,来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总装厂视察集团公司武器装备展。江泽民同志一下车就要顶风冒雪去观看陈列在室外的几件展品,我们婉言劝阻,就在门口向他作了介绍。江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