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11月1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京联合召 开“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纪念钱 学森同志归国50周年座谈会”。全国政 协原副主席朱光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金壮龙、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李栋 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 志、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殷兴良以及十 余位知名航天专家参加座谈,钱学森夫  相似文献   
72.
50年前,钱学森为强国之梦的强烈感情所驱动,经 过艰难曲折的斗争,摆脱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投身到 祖国的怀抱。几十年如一日,他以全身心的热情从事国 防科技事业,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根基,取得了一个 又一个辉煌的成功。他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光辉典 范。在钱学森同志归国50周年之际,学习钱学森,将 会激励我们热爱祖国,奋斗成才,报效国家。 现将钱学森先生的学术助手涂元季同志在“纪念 钱学森归国50周年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编辑成文,奉 献给广大读者,以此向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致敬,并 衷心祝愿钱老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73.
《国防科技工业》2013,(8):20-22
经过20年奋战,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培育和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年6月26日,随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  相似文献   
74.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航天员景海鹏镇定准确的指挥,刘旺精准的操作,刘洋脸上展露出的女性特有的灿烂笑容这一个个难忘的瞬间,都永远定格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记忆里。从1992年确定"三步走"战略至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整整20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75.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成就今年是中国航空航天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年,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5周年,直升机工业创建50年、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航空工业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配套完整,具备研制生产当代先进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成功研制生产了数十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侦察机、教练机、无人驾驶飞机以及与之配套的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和机载设备,为国内客户提供了10000余架各类军民用飞机,向10多个…  相似文献   
76.
车华  耿海军 《国防科技》2000,21(2):84-87
今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30周年纪念日。回顾我国40多年的航天发展史,中国人民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凭着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和风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挣脱地球引力的羁绊,飞向外层空间,是人类千百年来就有的美好愿望。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为此进行了无数次大胆而勇敢的尝试。翻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不仅是火箭的发源地,更是航天探索…  相似文献   
77.
张菽  敬卿 《国防科技》2002,(9):95-95
如果没有火箭的诞生,人类肯定会有一个别样的二十世纪。没有“冷战”,没有“登月”,没有……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只是为了和《纽约时报》赌气,开始了一项人类最伟大的事业——研究开发火箭。1920年1月13日《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深深激怒了一位大学物理教授,他叫罗伯特·戈达德。  相似文献   
78.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16分钟出现技术问题,最终爆炸解体,航天飞机所载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世界航天业和我国航天活动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2月10日记者对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9.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将永载我国航天发展的辉煌史册。它为我国航天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迈向了一个新时代,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纪元 回顾我国的航天发展史,大致经过三大跨越。第一大跨越是  相似文献   
80.
我国航天事业已具备了进入空间的能力、卫星研制与应用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载人航天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面对浩瀚的宇宙空间,更需要世界各国携手联合,共同探索,和平利用,这是人类的共同任务。在这方面,我们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不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