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建立蓄电池精确模型存在的困难,采用了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充电控制技术。以控制经验数据为依据,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硬件实现及软件编程。经试验验证,模糊充电系统能使充电电流根据蓄电池本身可接受电流的大小实时改变,符合快速充电的要求,同时避免了蓄电池的过充电和欠充电。  相似文献   
102.
利用高速微粒轰击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纳米晶,利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对距表面不同深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铁素体相晶粒细化过程。结果显示: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减小结构尺寸逐渐减小,在最表面形成了纳米晶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 nm。通过不同尺寸位错胞的逐步形成,以及位错墙不断向晶界演化,晶粒被细化为细小的纳米晶。  相似文献   
103.
工程陶瓷表面粗糙度与图像纹理特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陶瓷磨削表面纹理特征与粗糙度的相互关系,实现快速评定和预测陶瓷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运用灰度共生矩阵对表面纹理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根据采样点间距、灰度级随特征值的变化曲线确定灰度共生矩阵影响因素,按4个方向建立灰度共生矩阵并计算所有纹理特征参数均值。通过分析特征参数间相关性,确定4个参数为陶瓷磨削表面纹理主要特征参数。该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反映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进而评估磨削加工质量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采用MMW-1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磨合预处理工况(时间、载荷)对两种有机钼添加剂在CF-4 15W-40柴油机油中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适当的磨合预处理可有效增强有机钼添加剂在柴油机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且经过磨合预处理的磨斑表面形貌较没有处理时平整,添加剂主要功能元素在摩擦表面的质量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5.
航天器编队飞行构形保持与重构的继电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小偏心参考轨道航天器编队飞行构形保持与重构控制的工程实现技术。首先给出相对运动状态转移矩阵,并推导出常推力控制情况下相对运动状态递推的解析表达式;进而给出脉冲推力、连续变推力和继电型推力三种发动机的推力模型和示意图。分别将等速度冲量的三种推力模型代入相对运动状态转移矩阵中,比较相同条件下相对运动控制作用效果的差异,理论推导结果表明:在一阶意义上,三种推力模型对相对运动控制作用等效,因而航天器编队构形保持与重构控制可以基于继电型推力模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对浸渍炭及基炭的表面孔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以及浸渍炭在增湿后对氯化氰防护时间测试结果,讨论了基炭性能对浸渍炭防毒性能的影响。由Omnisorp 360CX检测仪对各种炭的表面测试发现,基炭的孔分布对其浸渍炭的防毒性能影响很大,当孔径>2nm的中孔在孔径>1nm的总孔容中所占比例大于25%时,浸渍炭的防毒性能较好。由SEM测试发现,对于防毒性能好的浸渍炭,其基炭的表面都具有多缝隙的网状结构。由实验结果还发现了同一种炭的破碎率与柱状炭在孔分布、吸水率及防毒性能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7.
108.
针对轴套表面裂纹受力复杂、不易进行理论计算的问题,开展了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裂纹有限元仿真方法的研究,得到了轴套表面裂纹应力分布与裂纹尺寸和过盈偏差的关系,以及应力强度系数沿裂纹前缘位置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发现,轴套表面裂纹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误差10%,由此说明了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航天器姿态跟踪控制中存在稳态误差和转动惯量摄动未知的问题,给出一种高精度自适应姿态跟踪控制策略。通过扩展姿态动力学系统结构,将姿态角积分项引入姿态控制器中,以消除稳态误差和提升姿态跟踪精度,给出扩展系统的期望轨迹设置方法。给出一种结构更为简化的多环递归跟踪控制策略,结合自适应估计设计了自适应多环递归姿态跟踪控制器。与滑模自适应控制器对比仿真,验证了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0.
无扰载荷航天器中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会引起有效载荷模块与支持模块之间的耦合,影响有效载荷模块的精确定向性能。通过建立无扰载荷航天器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对有效载荷模块精确定向性能的影响。考虑六支杆立方构型无扰载荷接口,结合拉格朗日方程和牛顿欧拉方法建立有效载荷模块平台动力学模型。推导非接触式作动器的输出力模型,并引入有效载荷模块平台动力学模型,给出考虑非接触式作动器反电动势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支持模块上飞轮动静不平衡引起的谐振作为干扰力矩,建立了无扰载荷航天器在轨定向状态的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反电动势系数越大,干扰力矩对有效载荷模块的影响越大,有效载荷模块精确定向精度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