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中国航天需要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条件下,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样是中国航天追求的目标。中国航天要在持续发展中力争跨越,在跨越式发展中实现持续,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种条件的  相似文献   
712.
713.
2003年10月16日,随着航天员杨立伟乘坐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而“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舱对中国的天基军事情报搜集能力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14.
近年来,航天装备大数据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航天装备数据深层次价值仍然未被有效发掘,关键原因在于现有大数据业务数据存在无法跨专业贯通、缺乏全局数据资源智能分析及管理。知识图谱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推理和分析利器,与航天装备大数据完成无缝对接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内在动机。本文从研究面向航天装备数据知识图谱的/组织管理、关联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可视化等开放式共享服务出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挖掘航天数据的应用潜力,并引入数据化决策模型和监控体系,建立航天装备数据全息画像,实现业务数据的跨业务贯通,并提供网格化的高速检索,以求通过提升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水平指导航天装备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715.
金秋十月,喜报频传。继神舟五号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的确是一件令世界瞩目、叫国人欢欣、让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自豪的大喜事。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716.
孔祥斌班组是一个勤学习、抓管理,善打硬仗的学习型班组;是一个强团队、树精神,勇于创新的技能型班组;是一个重质量、严把关,确保优质的效益型班组;是一个顾大局、讲奉献,立业建功,展现航天精神的班组。  相似文献   
717.
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向参研神舟六号的全体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718.
《国防科技工业》2005,(4):33-3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始,一代代党 的优秀儿女,高举先锋大旗,为共和国创建和建设做出卓 越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国防科技工业是一项雄伟壮丽 的事业,是一个先锋辈出的行业,国防科技工业的创建、发 展和壮大,同样凝聚着无数共产党员青春热血,正是在他 们的引领下,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铸就 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719.
2005年11月22日,北京会议中心 人头攒动一片热烈气氛。国防科工委在 这里召开了第二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五周年纪念大 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主持了会 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 孙来燕同志做了题为“科学发展,开拓 创新,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民用航天 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来自国 家有关部委、总装备部、有关军工集团  相似文献   
720.
十几年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参与者,四川航天先后承担了箭体、舱段、伺服机构、故障处理系统、火工装置的研制生产任务。从神一到神六,布满了“四川航天造”产品。看着这些产品邀游太空,在感叹航天事业崇高和伟大的同时,这些绝少被外界提及的四川航天人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飞天之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