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自台湾在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方面取得数项突破以来,特别是“天弓-3”型反导导弹系统研制初获成功,于1999年9月在屏东九鹏基地进行拦截试验时击中了靶弹。台湾的军事科研实力骤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此在以下四方面作些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2.
美全新一代JSF“联合攻击战斗机”X-35已于2001年末进入实质阶段,2005年试飞样机,2008年交付生产原型机,2010年前形成初始战斗力,将装备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英国海、空军等国家军队。JSF是一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用航空发展计划,在未来的30-40年内,发展X系列战机耗资将多达4000亿美元,将不断批次升级推出多用途“全能战机”。  相似文献   
203.
方圆 《宁夏科技》2002,(8):34-34,37
航空项目处是负责法军航空装备包括机载武器(除导弹)研制和采购的管理机构,每年需要大量经费。法军为了适应高技术武器装备项目的要求,将原来由国防部统一管理的武器装备的研制和采购于1999年年进行了机构重组,实行了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4.
夜视技术是指在夜间等低亮度环境下,用于扩展人的视力范围、实现隐蔽观察的专用技术。自上世纪30年代在德国问世以来,夜视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由早期的地面坦克、火炮、单兵武器的观察瞄准,扩展到作战飞机夜间驾驶、目标搜索、航空武器的瞄准和精确制导等方面。航空夜视设备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按照工作波段的不同,可分为微光夜视(利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热成像夜视(利用红外波段)两类。  相似文献   
205.
206.
以反潜巡逻机使用声纳浮标和鱼雷反潜武器为研究对象,在简单描述鱼雷和声纳浮标投放、入水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它们的飞行性能,即飞行过程中鱼雷和声纳浮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方位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这对于研究鱼雷和浮标的空中弹道,提高布放声纳浮标的位置精度和鱼雷攻击潜艇效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7.
中航工业惠阳(保定惠阳航空螺旋桨制造厂)始建于1960年。是中国少有的航空螺旋桨科研制造企业。也是国内主要的直升机动部件的科研制造企业。建业50年来。共研制生产了60余种以航空螺旋桨、调速器、顺桨泵、直升机旋翼毂、尾桨为代表的航空产品和舰船空气螺旋桨25000余台(套)。为20多个型号的飞机配套。近年来,公司相继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8.
《国防科技工业》2010,(10):66-66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承担着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研究、机载核心分系统和相关产品开发、无线电通信导航和无人机测控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是集科研、生产、服务.经营一体化的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9.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直属的国家重点科研生产型企业,国内航空装备专业研制生产厂之一。  相似文献   
210.
<正>2009年6月,原成都航空仪表公司更名为中航工业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两年来,中航工业凯天新的领导班子秉持用创新的思维和行动推动凯天不断发展的共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以创新文化为牵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激发全员的创新精神,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