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6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将多智能体技术引入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领域,通过充分利用智能体的自主性,分布性和协作性等优点,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机载信息融合决策系统.详细介绍了多智能体技术在该融合决策系统中的应用,重点描述了各智能体的功能,融合决策体系的结构框架,工作机制和软件实现等内容,为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2.
针对飞机侧向增稳系统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结构配置的神经网络设计方案,它克服了传统增益预置设计方案的缺点.通过对系统的特征值配置保证了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对特征向量的配置达到系统解耦的目的,运用神经网络对反馈增益阵进行逼近,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采用了基于动量因子的反向传播算法提高网络训练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江勤宏 《国防》2007,(4):31-33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整顿是巩固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国防后备力量组织整顿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任务牵引,优化布局结构,整合各类队伍,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打牢国防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应战任务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凹腔超声速流场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声速冷流情况下凹腔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构型的凹腔对超声速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9范围内长深比L/D对凹腔流场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在30°~60°范围内,凹腔后壁倾角θ不会改变凹腔流场整体结构和特征,但对剪切层的空间发展和凹腔回流区结构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高超声速空地导弹多约束高精度末制导的基本需求,在三维解耦的俯仰平面和转弯平面上分别设计制导律。在综合考虑脱靶量、落角、入射角等多种约束条件后,运用最优控制构造的最优制导律设计了一种三维最优变结构制导律,接着利用梯度自适应下降法和T-S模型改进了速度约束控制。最后通过典型弹道的结果显示该制导律能够满足多约束高精度制导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996.
对潜艇耐压圆柱壳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首先应研究结构的承载能力,并综合要求、能力两个方面,计算其失效概率和可靠度。在能力方面,本文讨论了5种主要失效模式:肋骨和壳板总体失稳、肋间壳失稳、肋骨屈服、肋间壳屈服和肋骨侧向失稳。考虑了初挠度、屈服应力、弹性模量等7个基本随机变量的影响。在要求方面,结构载荷以确定值处理。本文计算分析了3种艇型耐压圆柱壳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7.
三维数据场是普遍存在的。本文给出一个三维标量场和矢量场的可视化方法:对计算或实测产生的离散数据重构三维连续场的分布,构造数据场的整体发光模型,并根据发光模型计算视屏投影区域上各象素点的光强值,采用直接体绘制(directvolumerendering)及视觉增强处理绘制出场的可视化图象,通过特征面处理绘制出场的局部分布图象。图象层次及细节丰富,反映了场的分布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静态、动态显示功能及友好的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讨论了影响硬段在聚氨酯中分布的因素及其对聚氨酯的形态结构和阻尼性能的影响,指出:软段或硬段交联、固化温度及合成方法都对聚氨酯的形态结构和阻尼性能有影响。在相分离较严重的聚氨酯体系中,增加硬段在软相中的分散程度,有利于提高聚氨酯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999.
1000.
本文应用分层Timoshenko梁的非线性动力有际元法,研究化爆和核爆荷载作用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动力响应问题,探讨其动力响应特性以及钢板设置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梁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