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讨论了影响热管工作温度tv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钢──水热管工作温度(采暖装置的工作温度)的管长参数的确定原则,介绍了用于客车上的实例。  相似文献   
42.
走特色路产精品钢中特集团真诚与海内外各界朋友共创美好未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是中国中信集团旗下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控股的专业化集团公司。集团具备年产900万吨优特钢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具世界先进水平是全球领先的特钢制造集团和中国专业化的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汽车用钢弹簧钢、合金管  相似文献   
43.
44.
采用SEM、TEM观察焊态和焊后热处理(900 ℃×5 min或1 100 ℃×1 min,水淬)TWE312/616装甲钢HAZ/WM界面区及其附近的组织结构, 采用Nano Test 600对界面区附近的硬度分布进行测试.研究表明焊接熔合区组织为类马氏体,而富奥氏体带以奥氏体为主;HAZ/WM界面区的塑性变形主要由富奥氏体带承担,富奥氏体带的加工硬化导致该处硬度升高;高温短时(1 100 ℃×1 min,水淬)热处理可导致焊接熔合区及与其紧邻的t-HAZ的进一步软化.  相似文献   
45.
橡胶-钢粘接界面断裂问题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橡胶-钢粘接界面断裂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问题,建立了含初始裂纹的橡胶-钢粘接复合结构有限元模型;用张开位移作为裂纹开裂的判定参数并模拟了裂纹的扩展,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计算了开裂前粘接界面的层间应力,分析了开裂前裂纹前沿和沿裂纹扩展方向的层间应力变化情况;用断裂力学中的柔度法计算橡胶-钢复合结构的能量释放率,计算并分析了能量释放率沿裂纹扩展方向的变化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2012年11月9日,由镇江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完成的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自主品牌CMXD630-64K大功率船用发电机开发及产业化"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验收。标志着该公司已从完全依靠许可证技术生产单一的普通船用发电机扩展到海工中高压发电机、特种船舶带非线性负载发电机、陆用电站并网自动调压调功率因素发电机、核电站核1E级应急发电机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7.
采用ORIGEN-2分析了间断运行条件下船用堆放射性核素的累积过程。根据放射性核素累积的影响因素,将核应急早期剂量贡献较大的13种放射性核素分为4类,并得出了4类核素间断运行条件下累积过程的表达式,总结出了相应的累积规律;计算了各核素的衰减时间,并根据其衰减时间,将上述核素分为4组,给出了每组核素的影响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8.
用常规探头对22SiMn2TiB装甲钢与TWE312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缺陷检测,杂波和伪缺陷波导致灵敏度、信噪比不高。用扫描电镜观察到这种异种钢焊接接头主要为奥氏体+铁素体组织,其中奥氏体是主体组织。根据焊缝的组织特点,设计出了2.5P13×13K1.5型专用探头。在预制缺陷的焊接接头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2.5P13×13K1.5探头对接头内部的缺陷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9.
以加劲肋形式、组合板厚度和栓钉布置为参数,进行了9块新型组合板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板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基于修正平截面假定的极限状态计算;组合板的跨中挠度,可在按现行规范计算的基础上,加上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附加变形值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弹性应力和弹塑性应变对921A船体钢在模拟海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载荷-电化学实验装置对921A钢在载荷与腐蚀介质协同作用时的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由电化学阻抗谱拟合得到的电荷传递电阻定义载荷下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将实验得到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弹性拉应力与弹性压应力对力学化学效应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力学化学效应随着弹性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弹塑性应变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弹塑性应变对力学化学效应的影响远远大于弹性应力的影响。在研究范围内,弹塑性应变引起的腐蚀电位负移量最大为62.6 mV,相应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高达4.113,而弹性应力引起的腐蚀电位负移量最大为24.5 mV,相应的腐蚀速率修正因子为1.746。由此可见,应力应变对921A钢在海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