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的主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有关方面对苏联部分空军和防空军部队也参加了这场战争的事情一直秘而不宣,使这一史实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俄罗斯部分档案的解密,这一史实开始露出冰山一角。笔者作为志愿军的一名老兵,曾在朝鲜战场担任俄文翻译和联络员,有幸与苏联航空兵和防空军部队接触过,现就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作一记述,以供史家参考。 与苏联航空兵的邂逅 1951年初秋,我在志愿军空军司令部(不久后改为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后勤处油料科担任俄文翻译。刚到朝鲜时我听到下面两件事…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初期 ,如何建立巩固的国防 ,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这一重大课题 ,被突出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 ,在我军建设的新阶段里 ,通过贯彻“以我为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学习和借鉴苏军经验 ,探索出了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建军路线 ,有效地促进了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今天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防和军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需要与可能新中国成立后 ,西方各国采取了敌视态度。美国不仅不承认新中国 ,还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13.
红军党支部的建设,是红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红军党支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却有着曲折的过程。"支部建在连上"是全党革命实践探索的成果,连政治主官兼党支部书记制度的改变不是源于"左"倾中央,而是源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缩小党支部的权限则是中共中央照抄照搬苏联红军经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0,(18):54-55
1941年,希特勒令旗一转,德军分三路闪击苏联。从此之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在历史的拐角处猛的转了一个弯,很多事情都被改变了,大到整个人类的命运,小到历史洪流中的一个无助的生命。苏军中尉科兹洛夫便是这样一个无助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2月24日,苏军入侵阿富汗。在这场战争历时近10年的战争中,至少有100万阿富汗人和超过1.4万名苏联士兵丧命。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俄有关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在30年前被派往阿富汗的苏军中,一些士兵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这一秘密近日被媒体曝光出来。  相似文献   
16.
王乐 《环球军事》2009,(21):51-51
1945年战胜德国法西斯后,斯大林下令从苏军占领区拆卸工厂设备运回国内,以弥补战争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发生了多起盟国军队从苏联占领区运走工厂设备和武器系统的事件,其中以运走德国设备最为频繁。这些设备和武器都十分重要,其中不乏当时德国工业中的核心。比如“容克”最新型飞机的设计图纸、V系列飞弹的自动驾驶仪、“蔡司”光学仪器厂的产品与设备,等等。  相似文献   
17.
毕勇 《环球军事》2008,(18):58-59
苏军1天攻下乌布里 1944年6月15日,在苏联强势攻击下,芬军只能勉强维持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的第一条防线上的芬军部队,为迟滞苏军的推进速度仍在顽抗。尽管在6月19日德国鱼雷艇送来了9000发炮弹,暂时压制住了苏军的进攻,但20日苏军的前锋部队已经进入了卡累利阿地峡的要冲乌布里。这让芬军十分震惊,因为在1939年的苏芬冬季战役中,苏联打到乌布里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而这一次仅仅用了10天。  相似文献   
18.
张胜 《环球军事》2008,(3):12-14
“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不是先有的舰船利炮,而是先有的会唱歌跳舞的文工团。”如果您对此不解或怀疑,请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总参军训部战役局局长,新中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首任司令员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在他的新著《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中所披露的鲜为人知的内幕和细节。  相似文献   
19.
2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军队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其军队建设思想经历了由以学习苏军为主、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到“以我为主”指导思想的提出以至军队建设逐渐步入“左”的误区的转变过程. “阶级斗争”和“急于求成”是出现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全局上重犯“左”的错误则是导致这一转变的根源.认真总结这一转变过程及其规律,可以得出两点启示:第一,军队建设要始终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方向;第二,军队建设要正确处理学习外军先进经验与继承自身优良传统的关系及革命化与现代化、正规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