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是克劳塞维茨最先提出 ,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改造 ,用以考察每一战争意义及揭示战争政治本质的重要论断。然而 ,随着核武器的问世 ,围绕核战争是否仍然是政治的继续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一场此起彼伏的论争。美国及西方国家对此经历了从开始普遍的责难、否定到后来又肯定的演变过程 ;而苏联则就此按照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和戈尔巴乔夫三个时期 ,大体经历了否定———肯定———再否定的曲折过程。这一以美、苏为代表的论争既涉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真理性问题 ,且不同的争辩过程也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2.
志杰  清利  凡达 《国防科技》2004,(1):30-31
今年是国产1954式7.62毫米手枪(简称:54式手枪)迎来了定型50年大庆。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54式手枪作为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种手枪,不仅经受了战争的洗礼,而且还经受了其它类型手枪的挑战。迄今为止,54式手枪己成为在人民军队中装备时间最长、生产数量最多的手枪。一、诞生回顾由于国民党逃台前的大肆破坏,新中国成立之初,连一个像样的兵工厂都没有,手枪的自研能力为零,我军官兵使用的手枪主要是战争年代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的,还有少量的则是用土办法仿制而成。且手枪的口径繁杂、样式各异、工艺粗糙、性能落后、质量难以保证。据…  相似文献   
103.
冰骏 《国防科技》2004,(1):91-91
自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以来,苏联核潜艇在世界各大洋中发生了许多事故,但许多事故的严重后果无一不被苏联官方掩盖了。现在,随着苏联解体,一些“绝密”内情被不断曝光。如1961年6月的“K-19事件”、1986年10月的Y级核潜艇在百慕大沉落事件、1989年4月M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挪威附近海域沉落事件等等。进入新世纪,俄海军核潜艇沉溺事件似乎延续了前苏联的苦难,于2000年8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于巴伦支海,相隔3年之后的2003年8月30日,俄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又葬身巴伦支海海底。这里讲的是发生在39年…  相似文献   
104.
众所周知,前苏联在50年代后来居上,军事技术能与美国平分秋色,成为唯一能同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大国。本文从社会体制与思想文化方面,对潜藏在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引出可为镜鉴的启示。这对于我国的跨越式军事变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兵团建设》2004,(9):80-87
孙龙珍江苏省泰兴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5月支边进疆,在吐鲁番工二师十二团火焰山化工厂当工人。1962年5月,“伊塔事件”发生后,孙龙珍随部队赴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山区承担代牧任务,在工二师十二团一分场牧业队工作。1969年6月10日,孙龙珍在反击苏边防军入侵、保卫祖国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斗争中英勇牺牲,16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孙龙珍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106.
《现代舰船》2011,(9):23-28
苏/俄的航母走的是一条苏联特色的发展之路,百转千回,历经波折。政治人物的喜好,军事领导者的手腕,海军在国防,外交中的地位,军事战略学说,战役战术使用思想无不对航母的形态和面貌产生巨大影响。"瓦良格"号作为苏/俄航母发展的终极产物,只是苏联特殊国情下的产物。梳理下苏联航母发展的整个历史,或许能给予后来人以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7.
斯大林“大舰队”计划的影响、“冷战”的开始以及战后十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建立一支远洋导弹核舰队,并在短短20余年内就建成了一支可与美国海军相匹敌的强大海军,但也留下了种种隐患,最终随着苏联的解体从辉煌走向衰落,令人扼腕。苏联远洋海军建设的得与失启示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应依据国家利益需求确定海军地位,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还应注重海军自身均衡发展以及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8.
郭宣 《现代舰船》2011,(5):41-45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苏之间的对抗达到高潮,完成核动力使用和导弹化后的苏联海军开始朝远洋海军的目标迈进,在航空母舰、大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舰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与此同时,大量新的舰艇设计和新的发展计划逐渐成熟,如果这些新计划都可以完成,苏联海军实力将获得极大的提升。然而天不遂人愿,苏联解体扼杀了上述大部分计划,苏联海军就此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109.
70年前在苏联和日本军队之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以苏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但不为人知的是日军在这次战役中使用了“雇佣军”。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批雇佣军竞来自当时的苏联。  相似文献   
110.
1937年8月2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在他的会客厅里,迎来一位身材魁梧、相貌伟岸的中国将军。他们坐定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中国的抗日战争问题畅谈了5个多小时。事后,斯大林以敬佩的口吻称赞这位将军是“卓越的战略专家”。这位受到斯大林高度赞誉的中国将军,就是与蒋百里齐名的著名爱国军事家杨杰。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怀着军事救国的志向,屡游海外,成就了深刻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