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6月20日熏黄海某海域熏中国海军“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洪泽湖”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熏同来访的英国海军“埃克塞特”号导弹驱逐舰和“漂泊者”号补给舰组成舰艇编队熏互相变换阵位、舰艇编队进行了通信演练、海上联合搜救等项目演习熏中英双方的舰载直升机互相在双方的舰艇上起降与救治伤员熏历时四个多小时的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海军112舰上的直九舰载直升机在海上航行的英国海军D89导弹驱逐舰重新曝光的我海军112舰英国海军的“超山猫”舰载直升机在我881舰上放救生员英国海军“超山猫”舰载直升机降落在我海军112舰上中英海军首…  相似文献   
82.
劳伦斯生在英国,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阿拉伯半岛的贝都因(阿拉伯)人,是他带领阿拉伯人英勇地抗击并推翻了土耳其统治者,并帮助他们从英国人手中赢得了公正,他被称之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相似文献   
83.
1914年.从北海之滨的比利时奥斯坦德港.到法国的南锡.直至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进攻的德国士兵和防守的英法军队都陷入了由堑壕、碉堡和铁丝网组成的漫长阵线。数百万人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他们彼此憎恨.互相杀戳。机枪的火舌、隆隆的炮火吞噬着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84.
综合视角     
《现代舰船》2011,(10):8-9
声音Voice"我们一般每日训练100次起飞和降落,我们可以每天这样做。这才是造航母的重点,而不仅仅是乘坐一艘漂浮的大船出海。"——大卫·劳思曼,"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舰长。大卫·劳思曼先生,最近试航的那艘船绝对不仅仅是一艘船,它是一个民族梦想的开端。  相似文献   
85.
航母是构成航母编队几类关键装备中的核心和龙头;拥有了它,就拥有了主心骨。  相似文献   
86.
航母总与大国相生相伴,大国和航母的故事永无止境。二战中,英国航母在塔兰托一战封神,日美航母在中途岛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之战,都让航母与大国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后,英国万里奔袭马尔维纳斯群岛,在连战不利的情况下,凭借航母乏势让阿根延胆战心寒,并最终拿下了这场英吉利名誉之役,再次把航母与大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7.
傲楚 《环球军事》2011,(8):54-55
二战的背后是一场场高潮迭起的谍战较量,苏联人、美国人、英国人都在其中展示了高超的间谍水准。相比而言,纳粹德国在谍战中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在与盟军间谍的多次“暗战”中,失败的—抗总是德国人。以下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88.
张永谦 《环球军事》2011,(23):14-15
利比亚战争结束之后,国际社会对北约的下一个军事打击对象进行了普遍猜测。2011年11月2日的英国《卫报》披露,英国正在制订攻击伊朗的军事计划以配合美军发起攻击。英国《每日邮报》11月3日称,种种迹象表明,在伊朗可能拥有足够浓缩铀以制造4枚核武器的情况下,美英正准备发起对伊战争。  相似文献   
89.
韩有方 《环球军事》2011,(12):52-53
人们都知道,古往今来,军人前线打仗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不能“后院起火”。这被认为是一条天经地义的军事潜规则,历朝历代的执政者们都想尽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这个潜规则的落实,以利于战争的胜利。可是,这条规则最近却被英国和澳大利亚给打破了。  相似文献   
90.
1富勒(JohnFrederickCharlesFuller)是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史学家,以其30余种军事著作闻名于世。作为坦克战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曾对20世纪30年代陆战理论的创新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一、飘零的求学少年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1878—1966)出生在英国奇切斯特城。富勒的父亲是英国教会的教师,家族不属豪贵,不过收入也算较为丰厚。他的父母都很有知识和教养,这对于富勒的成长无疑是个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富勒出生时,父亲已经46岁,富勒的降生给这个中产阶级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富勒在8岁时离开了奇切斯特,随父母来到了瑞士洛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