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中数学学习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运算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学生在运算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起多,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条,一是只重视机械的运算,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因而对运算结果缺乏完整的讨论;二是只会盲目地运算练习,而不懂得对知识结构、方法、技巧的归纳整理;三是由于计  相似文献   
992.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在教学中训练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新修订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94.
课改之后的思想品德,在八年级就接触到一些法律知识,而众所周知,法律条文是枯燥而晦涩的,可法律在生活中的表现却是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如能及时将发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在教学中恰当地加以应用,那么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995.
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内隐学习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大量贮存将产生积累效应的特点,它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学教学中的隐性目标,对数学概念的形成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6.
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养成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和检查,发现有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连基础历史知识都不能很好地掌握,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99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改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身在教学第一线,我亲身体会到了课改的种种优势,越来越认识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对于推进新课改的进程的重要之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998.
一、问题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是:1、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2、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99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今年3月底,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法规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标志着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性。”国防科技大学积极创造条件,为广大青年学员发挥创造潜能,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催生出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