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揭示关键几何参数对超声速膨胀器流动特性影响的规律,对3种隔板安装角和5种出进口面积比超声速膨胀器设计工况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隔板安装角增加,斜激波向出口迁移,斜激波强度略有降低,超声速膨胀器膨胀比减小,效率提高;随出进口面积比增加,流道内高速区显著扩大并逐渐靠近压力面,斜激波增强,出口流动损失增加,超声速膨胀器膨胀比增大,效率降低。为获得综合性能较优超声速膨胀器结构,需在较小出进口面积比和较大隔板安装角之间做折衷选择。  相似文献   
32.
热血忠魂     
杨波 《兵团建设》2015,(4):12-15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援疆群体,他们深深地扎根在边疆的土地,不仅给戈壁大漠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牢不可破的稳固边防。他们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英雄群体,是复转军人的楷模,是稳疆兴疆的先锋队,他们就是1964年复转兵团的海军老兵。《热血忠魂》为你讲述他们激情燃烧的故事。  相似文献   
33.
请战友们爆料围观写信: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生活》杂志王璇(100081)邮件:wangxuan_pla@sina.com电话:010-66801092(毛亚团)武警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支队:冰雪体育火警营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条件下,官兵们在自己修建的滑冰场上抽陀螺、滑冰车,支队为基层单位配发了冰刀,组织官兵开展滑冰、滑雪、雪地足球比赛、雪  相似文献   
34.
金戈铁马为社稷,镇守东南露锋芒。66年的峥嵘岁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先辈们抖落的征尘,积淀成厚重的传统。这是一幅血火交织的壮丽画卷,转战八省、举役两百、歼敌数万,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英雄史诗,军魂永驻、英才辈出、丰碑屹巍,美名远扬、威震四海。  相似文献   
35.
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围剿,把一支民兵连队定格在英雄序列。1962年10月7日拂晓,一股敌特在大亚湾海域小星山岛登陆。获此情报后,广东省惠东县港口民兵连在连长张苞的带领下,飞舟渡海直扑小星山岛,与敌人激战1l小时,毙敌3人、活捉9人,缴获一大批武器和物资,创下解放后民兵独立作战取得全胜的范例。1964年8月,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广州军区授予他们“英雄民兵连”称号,原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赞誉他们是“南海长城”。  相似文献   
36.
为修建陵园,动员了全县力量 我叫李友权,今年67岁,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镇人。我的家距离麻栗坡县城4公里,距离边境线不到40公里,距离不到100米远的地方,就是云南边境线上最大的烈士陵园——麻栗坡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37.
黄富强 《中国民兵》2014,(10):30-30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世纪新阶段,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必须始终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灌输部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38.
中国水兵     
  相似文献   
39.
和谐礼会,共和目的功臣之家更应该充满和煦的春风。 在河南省泌阳县一个不起眼的偏僻小山村——南岗村里。居住着一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80岁特等功臣李学章。老人曾在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徐州大战和解放福建东山岛战斗中出生入死,在上甘岭与美军殊死搏斗5昼夜……8载戎马生涯,曾6次负重伤,至今他的右手腕仍留下深深的弹痕,胸部存留一枚子弹头,在尺骨、桡骨之间有一块弹片。  相似文献   
40.
高利 《兵团建设》2007,(8):14-16
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民警,为了拯救落水少年,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激流中,终因水流湍急、体力不支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月17日,一个大雨瓢泼的日子,两万多名职工群众自发地聚集到五家渠文化广场为英雄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