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推进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思维、工作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改变。信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军事院校教学与训练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快军事教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军事院校教育技术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12.
股份制改造,力改军企“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21世纪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正风起云涌,蓬勃发展。我国国有军工企业的传统机制与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因此,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  相似文献   
213.
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实行循环经济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14.
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对传统的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造成猛烈冲击,迫切需要构建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新的能力生成模式.阐述了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的内涵,分析了传统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并针对未来作战需求,从思维形式、构成体系、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对信息化条件下我军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15.
探索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高效的火工品标准化工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武器装备对火工品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新的火工品标准化工作模式成为现实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高效的标准化工作模式的二阶段构想。第一阶段:建立标准服务局域网;第二阶段:建立基于VPN的工作流和视频会议的异地标准审查签字和评审平台。  相似文献   
216.
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军民融合的涵义,着重分析了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和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希望能在此基础之上,借鉴美国的作法,探讨如何加速建设我国的军民融合体系。  相似文献   
217.
空间飞网系统牵拉模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空间飞网系统任务设计需求,研究飞网牵拉模式对系统展开性能的影响。建立空间飞网系统拉出展开过程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地面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面向任务需求建立空间飞网系统评价指标,针对四、六点牵拉模式,采用有限绳段方法对飞网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模型中保持绳网质量和初始发射能量一致,对评价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六点牵拉模式下,飞网系统飞行性能指标和力学性能指标有明显提高,但能量利用率和系统可靠性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218.
基于多侦察资源的电子侦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准确发现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靠单侦察设备独立完成侦察任务已难以满足作战需要。通过建立多侦察资源的电子对抗侦察效能评估模型,对来自同一作战平台的不同侦察设备和来自不同平台的侦察设备的数据进行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侦察设备的作战效能,为决策者提供作战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219.
直瞄射击方式是目前坦克采用的主要射击方式。直瞄射击方式受战场通视度及瞄准装置视距的影响,最大射击距离一般在5 km左右。间瞄射击方式不需要直接瞄准目标,不受战场通视度的影响,最大射击距离主要取决于火炮及弹药的性能,一般在10 km以上。未来坦克应具备直瞄射击与间瞄射击一体化能力。通过直瞄/间瞄射击火控技术的对比与分析,提出坦克直瞄/间瞄射击一体化火控方案。一体化火控具有新的技术特色,具有更强的综合作战能力,是未来坦克火控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20.
针对PMSM位置伺服系统存在非线性、强耦合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PID和分数阶滑模控制的新型融合控制策略。通过检测位置误差、速度及负载转矩,归一化处理后带入构造的二次性能指标函数,根据其数值动态改变分数阶PID和分数阶滑模控制器输入到被控对象控制量的权重值大小,从而确保提出的新型融合控制策略具有快速跟踪和抗扰动能力。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融合控制策略比分数阶PID和分数阶滑模控制拥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