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分析了通信保障应注重提高的六种能力,给出了运用模糊变权法求变化权重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计算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通信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2.
积极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我军编制序列组成部分的预备役部队,必须着眼与现役部队形成整体作战能力,顺应时代和战争形态发展潮流,以创新的思路和前瞻的眼光,积极推进装备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3.
传统观念认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为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国防投入必定减少经济社会建设投入,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单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传统观点确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4.
装备动员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深化拓展的重要领域,是全面提高应急应战装备保障能力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75.
江军  朱锋  程明 《国防》2009,(12):55-55
装备器材是战斗力构成的基本要素。预备役部队要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就必须构建完善相应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在2008年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装备器材落后、专业装备器材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应急行动效果。这个教训应该牢牢记取。要按照“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176.
王大功 《国防》2009,(12):56-57
信息时代,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民兵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任务所需。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全面加强民兵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7.
魏平 《国防》2009,(12)
通常,民兵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与地方应急力量联合进行的.因此,必须着眼增强整体行动效果,健全军地联合行动体系.要依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建立军地结合、党政结合、上下贯通、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机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理顺组织指挥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78.
在新的起点上,党委班子如何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江西某预备役师党委着眼使命任务,真学真信真用,用作战准备和全面建设的可喜成绩,给出了响亮的回答。近两年来,该师先后组织部队完成了10余项重大任务,所属5个团全面建设均走在全省军区前列,2007年底这个师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2008年初又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9.
装备保障力是部队战斗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建设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现有装备型号老旧、缺编较多.  相似文献   
180.
近期几场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证明,强有力的政治动员是将政治、精神上的潜力迅速转化为军事实力,圆满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动员的特点规律,熟练掌握政治动员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努力提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政治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