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从常压合成得到的中低分子量PCS出发进行热压合成制备超高分子量PCS;并运用红外、GPC、核磁共振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控制热压反应温度在460~470℃、预加压力1~2MPa、反应6h时得到超高分子量PCS的重均分子量在6400~8500;通过控制热压反应时间可以较好的调控超高分子PCS的分子量大小;热压合成后制得的超高分子量PCS的支化度和Si-H键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艇结构抗水下爆炸毁伤能力表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舰体抗毁伤能力主要表征参数、舰体抗毁伤完好性等级以及标准毁伤设计载荷的研究,提出了三个表征舰体结构抗水下爆炸毁伤能力的参数,给出了表征参数阈值及其与破损船体的毁伤等级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舰体结构抗水下爆炸毁伤能力的表征方法,从而为水面舰艇结构抗毁伤能力的评估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推荐效率,从信息本身和用户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指控信息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并提出了基于文本分析和配置文件描述的特征捕获方法。经案例验证,该方法对于军事应用中的信息推荐技术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知识表征的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信息时代里认知科学领域知识表征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梳理知识表征的发展过程,讨论信息化知识表征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文字表征、图式表征、超文本表征、多媒体及虚拟现实表征的特点及其在认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编队对地攻击系统作战顶层入手,根据现代战争的特征性,建立了编队对地攻击的总体效能指标.充分利用表征总体效能指标的4个因素,运用概率算法、层次分析法等效能评估的经典方法对编队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分析了影响每个因素的条件,说明了条件的表达式,最后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然后浸渍到活性炭(AC)上制得负载型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TiO2/AC复合光催化剂对CNCl和Freon-22的吸附光催化具有较高的能力。AC为TiO2提供了高浓度环境从而促进了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7.
含能材料高能量与低感度的平衡是难以快速突破的科学难题,而含能共晶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含能化合物的内部结构组成和结晶结构,进而改变含能材料的固态性质,实现能量和安全性的平衡,从而保障现代武器系统的高效毁伤与高安全性。在总结现有含能共晶材料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热力学过程和相互作用等角度揭示了共晶的形成,汇总了含能材料共晶的制备方法以及表征技术,并简要论述了制备方法及表征技术的优缺点。其次,归纳总结了CL-20、HMX、TNB系列共晶炸药与2种共晶组分之间密度、熔点、分解温度、感度和爆炸性能的关系,验证了含能共晶技术可有效平衡高能量与低感度的固有矛盾。最后,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含能材料共晶形成原理及共晶含能材料的放大生产与应用是含能材料领域亟需解决的两大关键难题,并展望了未来含能共晶材料的研究应致力于含能共晶体系开拓、含能共晶技术优化和含能共晶系统机器学习。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相关判别稀疏投影(uncorrelated discriminant sparse projections,UDSP)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一个无相关约束基于差的最优化目标,同时增加判别信息到稀疏保持投影(spars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SPP)的目标函数,不仅保持了SPP的稀疏重构结构关系,而且利用了全局判别结构。同时,通过强加合适约束使得提取的特征统计无相关。最后,在FERET人脸库上进行了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PPQ b PEG,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 b PEG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Q b PEG(d)的热稳定性高,PPQ b PEG起始的分解温度为250℃,在250~400℃失重很少,其失重率小于5%,在400~600℃才迅速失重,到620℃时彻底分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