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关于半鞅的可料表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鞅空间H1的泛函表示定理、泛函分析中的Hahn-Banach定理、半鞅向量随机积分的Girsanov定理,获得了半鞅可料表示性的特征。由于使用的是半鞅的向量随机积分,它推广了经典的结论。  相似文献   
402.
针对传统的洞库类目标识别方法所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红外线探测器和嵌入式DSP的洞库类目标主动探测和自动识别装置,根据洞库外观的结构特征建立了洞库识别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Hough变换的洞库类目标自动识别算法,并将洞库识别数学模型与Hough变换的处理流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不同外观结构的洞库类目标的正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洞库类目标识别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的影响,对由于预处理参数设置不合理所造成的洞库类目标边缘成为不连续曲线的现象也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自判断性。  相似文献   
403.
空间目标的雷达探测与识别技术在航天监测、开发利用空间资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空间运动目标RCS序列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常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很难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针对空间运动目标RCS序列的变化规律,引入小波变换以及模糊分类对空间目标的RCS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对于空间目标的旋转姿态识别,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04.
提出了一种基于MIDI音乐的音频半脆弱性水印算法,将待嵌入水印转化为MIDI音乐,并对水印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可在具有较小冗余的载体中进行嵌入;尔后,用混沌加密及重复编码,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同时采用三种检测方法,提高对水印提取的判断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于一般性的攻击(剪切、回声等)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实现较好的认证功能。  相似文献   
405.
利用随机微分方程,鞅方法及测度变换等方法,讨论了随机利率情形下的幂型期权定价模型,并得到了随机利率情形下的幂型期权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406.
雷达的环境杂波在雷达环境模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特性可以用幅度分布特性和频率分布特性来描述。详细分析并建立了Rayleigh,LogNormal,Weibull分布和K分布等几种概率分布的雷达杂波模型,并对雷达中常见的地杂波、气象杂波、箔条杂波、海杂波等各种雷达杂波类型进行建模仿真,重点是结合ZMNL的方法特点给出具体的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模拟杂波数据的概率密度和功率谱密度曲线,进一步验证了ZMNL杂波建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产生的杂波信号可以用于杂波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407.
为改善小波脊线法在低信噪比下提取二相编码信号脉内特征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脊线脉内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魏格纳-威利变换与小波脊线法相结合,利用魏格纳-威利变换对噪声的抑制来改善信噪比,通过分析二相编码信号的小波脊线特征来得到脉内特征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仍能准确提取二相编码信号的脉内特征,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408.
利用图像经非下采样Contourlet分解后相邻尺度间和相邻方向间系数的相关性,定义了方向相关因子β并用其修正相邻尺度间系数的积和设定阈值函数,取消传统相关性去噪中逐步判定边缘细节的迭代计算,即可实现根据子带含有信息量的多少对噪声和图像边缘细节进行一次判定从而将二者有效分离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克服了恢复图象中的伪Gibbs失真和边缘"毛刺"现象,更多地保留了图像的边缘细节,提高了图像的PSNR值,而且降低了运算复杂度,缩短了编解码时间。  相似文献   
409.
虹膜定位是虹膜识别中的基础性环节。针对经典虹膜定位算法易受光照影响且速度慢的问题,分析不均匀光照对虹膜定位的影响,提出最小二乘法粗定位与微积分算法精定位相结合的虹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灰度运算处理虹膜图像,对处理图像阈值化后提取并修复瞳孔区域,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瞳孔区域下部边界点进行内边缘粗略拟合;然后根据外边缘点存在区域的灰度梯度确定虹膜外边缘点,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外边缘粗略拟合;最后利用微积分算法精确定位虹膜内外边缘。以中国科学院虹膜库CASIA(version 2.0)1 200幅虹膜图像做实验,平均耗费时间为4.38 s,定位成功率为98.3%。与经典的Daugman算法和Hough变换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虹膜图像能更准确、快速地定位。  相似文献   
410.
基于Arnold置乱的数字图像加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述图像置乱基本原理出发,说明基于Arnold变换的数字图像置乱及其恢复方法。初步仿真后发现,该法局限于在一个方向上(位置空间)进行图像置乱,图像保密性和彩色图像置乱效果存在局限,因此引入通过密钥改进的Arnold置乱数字图像加密方法,使得图像的安全性和加密效率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