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煤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物绝大多数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其火灾危险性决定了煤化工生产火灾具有易爆炸、难扑救、损失大等特点。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通过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的程序,以粗苯为例,获得发生事故造成的停产损失,并提出了改善安全生产环境的措施,对建立生产场所安全评价方法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二甲苯溶剂中MeSiHCl2 和甲醇的反应产物Me (OMe)2SiH 及MeSi(OMe)3 作了红外和核磁共振分析, 结果表明: 以红外谱图中Si-H 和苯环吸收带作为含量分析谱带, 采用比例法, 借助工作曲线,可确定反应产物的含量。亦可以通过对各组分处于不同化学位移下质子的核磁共振分析,采用归一化法,经过换算测定反应产物混合液中各组份含量。两种测定方法均简便快捷, 并对两法的测定结果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3.
采用Durbin反演法,将Laplace变换域中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转换为时域中的解。给出了数值算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目标的连续观察累积函数和兰切斯特方程入手,定量分析了假目标对于作战效能的影响问题。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举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对假目标的效能评价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5.
定量的近距空战训练对抗态势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距对抗态势分析不能量化的不足,提出一种定量的近距空战训练对抗态势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对抗过程中双方的位置关系为基础,结合近距空空导弹的攻击包线,建立位置优势函数和武器优势函数,通过两类函数的线性组合构造对抗态势函数,实现了空战训练对抗态势的定量描述。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77.
研究了采用C18柱为色谱分离柱,甲醇-水为流动相的HPLC分离氯氰菊酯的色谱条件,并建立了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8.
用GC/MS技术对二苯氰胂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定量分析条件。用内标法绘制了二苯氰胂的标准曲线,并测定了二苯氰胂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9.
用能量法确定层状复合材料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裂纹体疲劳寿命的预测,必须首先了解裂纹扩展路径的全过程,而在层状复合材料中,裂纹扩展的路径非常复杂,不仅可以拐弯,而且可以分叉.因此,首先提出一个简单、适用、统一的裂纹扩展方向的相对强度准则,即应变能释放率比值判据;然后,利用有效解决高梯度问题的数值方法--任意线法,对实测试件的关键时刻(例如,拐弯或进入界面),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典型试件进行了疲劳断裂实验研究.3方面的结果,得到相互的验证.这种一致性,不仅初步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而且为疲劳裂纹扩展全过程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为了提高军用车辆在恶劣环境中行驶的操纵稳定性,自行设计了一款线控独立转向与驱动无人装甲车辆。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中建立线控独立转向与驱动无人装甲车辆悬架、轮胎、转向等子系统模型,并由相应的通讯器建立整装虚拟样机。以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和试制样车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完成6项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和实车试验,根据实车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分析线性二自由度理论模型推出瞬态响应影响因素并进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对其定量分析。最后,通过优化后建立的新模型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能进行重新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车辆的瞬态响应特性,其操纵稳定性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