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针对在基于运动矢径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协同定位算法中运动矢径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设计了AUV协同定位算法,通过设定不同的运动矢径对该协同定位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运动矢径的变化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受运动矢径的影响,增大运动矢径会使滤波误差波动变大,降低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2.
一种直扩信号伪码速率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快速提取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信号伪码码速率的难题,详细介绍了一种用延时相乘法实现快速提取直扩信号伪码速率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表明,该方法在较低的输入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3.
复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伴随着复数的引入,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但是由于中学主要是在实数范围内学习数学,对实数的有关法则比较熟悉,从而在解有关复数方程时,往往与在实数集中解方程的有关方法相混淆,而导致一些错误解法,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4.
该文首先从C4ISR系统作为兵力倍增器的作用出发,研究提出了C4ISR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式,并结合扩展防空导弹体系讨论了不同层次C4ISR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方法.其次,讨论了扩展防空导弹体系作战效能度量指标的组成要素和综合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扩展防空导弹体系C4ISR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示例.  相似文献   
175.
针对两栖装甲车辆装甲板裂纹现象,设计了表面应力测试试验.通过对某型两栖装甲车辆进行试验,并对采集的数据处理分析,获得了车体裂纹频发位置的主应力分布,验证了装甲板表面主应力是导致产生裂纹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裂纹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6.
该文首先从C4ISR系统作为兵力倍增器的作用出发,研究提出了C4ISR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式,并结合扩展防空导弹体系讨论了不同层次C4ISR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方法.其次,讨论了扩展防空导弹体系作战效能度量指标的组成要素和综合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扩展防空导弹体系C4ISR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示例.  相似文献   
177.
假定膜内的残余拉应力足以使膜发生开裂,利用膜/基材料中含弹性界面层的剪滞模型,研究了脆性膜/基材料在残余应力作用下的开裂行为特征,探讨了膜内正应力、膜/基界面切应力的分布规律,获得了膜的裂纹密度与残余应力大小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在裂纹密度、材料的力学和几何参数确定的情况下,该解析表达式可以用来评估残余应力的大小。最后,分析了膜的裂纹密度与残余应力、膜的厚度、弹性模量、断裂强度以及界面层的切变模量之间的内在关联,绘出了这些参数影响膜裂纹密度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78.
为解决现行装甲装备裂纹检测手段效率低、输出结果不直观等问题,将超声红外热波检测技术引入装甲装备零部件缺陷鉴定环节。针对装甲板等平板类结构的厚度特点,建立了厚度9~13121m的含微裂纹铝合金平板试件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不同厚度试件微裂纹生热及裂纹面相对运动频谱的对比,揭示了微裂纹生热机理及其与试件厚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9.
正交空时分组码和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编码速率≤1,为使空时分组码能够应用在高速传输的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矩阵识别的高速空时分组码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发送端发送不同的编码矩阵表示不同的附加信息,能够实现大于1编码速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条件下该方法使编码速率达到了2.5,并具有良好的有效吞吐容量,特别适合无线高速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80.
1975年MAZO提出超Nyquist码元速率(FTN)理论,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信号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以超过Nyquist码元速率25%以内的速率进行传输,误码性能可以不下降。但MAZO以及至今都没人能完成FTN的接收,因为当信号以超Nyquist码元速率进行传输所引起的码间串扰长度无限长,若要完全消除码间串扰,使用最大似然检测(MLSE)方法,其复杂度无穷大,是不可实现的。基于MMSE均衡和WCE均衡级联的两级均衡已证明在长码间串扰信道下其误码性能接近于MLSE。文章将两级均衡运用于FTN接收,仿真证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信号以超过Nyquist码元速率25%以内的速率进行传输,误码性能不下降。成功实现FTN的接收,验证了MAZO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