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摩擦条件对纳米铜润滑添加剂减摩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摩擦速度、载荷和摩擦表面处理方式等摩擦条件,对纳米铜润滑添加剂减摩性能的影响,发现摩擦速度较高时,载荷增加使摩擦因数明显降低;在低载荷时摩擦速度的减小,使摩擦因数降低了17%,载荷增大后摩擦速度的变化,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减小.摩擦表面抛光处理,使摩擦因数降低为磨削处理时的74%.  相似文献   
102.
非晶碳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介绍了类金刚石膜研究现状,着重说明了非晶碳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分析了沉积方法、掺杂元素、摩擦环境、基体及对偶材料对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最后,简要说明了非晶碳类金刚石膜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3.
超精密扭轮摩擦传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行超精密定位,人们提出了运用扭轮摩擦传动。本文针对这种结构对其传动原理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4.
采用Durbin反演法,将Laplace变换域中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转换为时域中的解。给出了数值算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Hiros.  M  罗兵 《国防科技》1997,18(3):58-62,,27,
为了进行超精密定位,我们提出了运用扭轮摩擦传动。要提高常规的扭轮摩擦驱动的定位精度,所提出的方案有两个主要特征:(1)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扭角非常小。(2)从动轮由液体静压轴承支撑。扭轮是一种机械上的丝杠,小的扭角使得摩擦驱动的导程小于0.1mm,静压轴承的应用对于提高从动轮的旋转精度,以及消除旋动过程中波动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是有效的。实验结果证明,定位分辨率小于10nm,这种扭轮摩擦传动特别适合超精密定位。  相似文献   
106.
摩擦电喷镀摩擦机理及复合镀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电喷镀是一项新发明的金属表面高速电沉积技术,具有高速、优质、低耗等特点.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应力测试仪等物理测试手段,首次研究了摩擦对镍镀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对摩擦电喷镀Ni基Al_2O_3复合镀层测试,分析了工艺因素及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有参考价值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7.
建立包含框架热致耦合变形的导引头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分析模型,重点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角接触轴承几何参数及摩擦力矩的影响。以反射镜式导引头为例进行摩擦力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润滑脂黏度的上升是导致伺服机构在低温时摩擦力矩剧烈上升的主要原因,框架耦合变形占比较小。搭建基于电测法的摩擦力矩测试系统,用快速温变实验箱模拟环境温度,测量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摩擦力矩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油液分析的自行火炮装备性能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油液光谱分析技术的自行火炮装备磨损故障诊断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用于监测润滑油中磨损金属颗粒浓度变化的模型 ,并制定了各主要磨损金属元素的浓度和梯度界限值 ,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同时将灰色建模理论引入光谱分析领域 ,通过拟合光谱仪分析的数据 ,掌握润滑油中磨损金属颗粒浓度的变化规律 ,进而对其浓度变化规律进行预测 ,从而达到对装备进行性能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紊流混合摩擦区是成品油管输的基本流区,其摩阻因数的基准公式为科尔布鲁克公式,国标采用十分近似、容易计算的哈兰德公式。由于历史原因,前苏联学者阿尔特舒尔的紊流混合摩擦因数公式在我国石油储运界一直流行,但该式只适用于管径较小、管内壁较粗糙、雷诺数较低的情况,而科式和哈式没有这种限制,且后者的计算也很简单,故阿式应割爱停用。  相似文献   
110.
自紧技术通过施加自紧压力使身管内膛发生塑性变形,以产生残余应力增大身管强度,也是提高身管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残余应力对身管内膛裂纹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残余应力的身管扩展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自紧度的身管在残余应力场作用下,内膛表面裂纹的强度因子,分析了自紧残余应力和裂纹深度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大小的影响。同时,在连续射击后发生残余应力释放的条件下,计算了自紧身管的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和表面热应力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紧残余应力能有效抑制身管裂纹的扩展,提高疲劳寿命,其抑制效果与残余应力的大小成正相关,自紧身管在射击后,热载荷作用下,表层的残余应力由压应力变成拉应力,其他区域切向残余应力数值也相应减小,残余拉应力使身管表层更容易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