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晓 《中国民兵》2010,(10):60-60
美丽的旗/庄严的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 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一心/朝向人民革命 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 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我们跟随它/它引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42.
西北战区地域辽阔,环境恶劣,部队驻防高度分散,交通通信不便,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依托条件差,物流系统不够发达,物资就地筹措困难,供应保障难度极大。加强西北战区部队资产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军队有关法规政策为依据,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明确标准,细化目录,健全制度,理顺关系,规范运行,着力解决驻不周地区部队资产配置规模、数质量问题,提高资产管理保障效益。  相似文献   
43.
新世纪的中国军人,将面对奔涌而来的世界军事革命大潮,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诸多关系的重新调整,这必然引起军队质量效能标准体系和运作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同时,也给我军职能意识的培育及工作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
近几年来,世界新军事革命又有新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新军事革命的浪潮。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开始建设数字化部队,增建了信息战组织。“数字化后勤”建设全面启动。武器装备建设采用新思路:开始改革武器采办体制,重视“需求牵引”,推行“横向技术一体化”,推动武器装备进一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5.
康熙、乾隆时期所采取的西北防务政策和措施主要有:军事打击,对少数民族实行因族而治的管理体制,“柔远能迩”的政治怀柔政策,重用良将和循吏。这些政策和措施,致力于统一西北的全局,加强了对西北的统治。  相似文献   
46.
作为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新世纪前2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中华民族发展展示了新的美好前景。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庄严使命的决心和信心。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自觉承载者和伟大引领者;历史也必将证明,新的世纪,党一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强国梦想。  相似文献   
47.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立足于新媒体的兴起和高校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要求,全面阐释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所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对促进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汪享生 《国防》2002,(7):9-11
当前,我国的国防动员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给国防动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保障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要求,给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提出了新标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蓬勃发展,使国防动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式等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创国防动员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实行"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49.
军事思维学研究旨在透视军事思维的深层结构,探究"军事思维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这一新军事革命的灵魂,揭示军事革命发生、发展及其内在诸要素的作用机制,从军事事件的内在逻辑中揭示军事革命的本质,凸显军事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50.
实现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显著标志和巨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做出的最有说服力的应答.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宗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逻辑前提;准确揭示、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精髓,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明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