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8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许纪文 《国防》2008,(10):67-69
士官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必须着眼军队质量建设需要,依托国民教育资源,拓宽士官来源渠道,扎实做好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充分认清招收士官工作的重要意义。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是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2.
刘巨魁 《国防》2008,(11):59-60
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军队要努力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既是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对征兵  相似文献   
103.
8月份,陕西省凤县又有30名民兵经过培训从县科协领到了“果树专业技师”职称。至此,全县已有1829名民兵在果树栽培、花椒种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方面评上了技术职称。怀揣着被称之为致富“绿卡”的职称证书闯荡市场的民兵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和致富能人。  相似文献   
104.
8月21日,贵州省毕节地区“军民共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式启动,当天启动项目共投资1153万元,将解决全区8个县(市)21个乡(镇)3.4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105.
魏学政 《中国民兵》2008,(11):51-51
自然灾害、反恐维稳、突发事件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有着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组织保障的特点。如何快速高效完成任务,县(市、区)人武部应着力发挥好四个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前不久.笔者无意中与某军分区一个炊事班的炊事员们聊到了打赢的话题,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话题刚开头,就有一个炊事员不耐烦地说:“打赢是领导干部和军事专家的事,是一线战斗班排人员的事,与我们炊事员沾不上边!”  相似文献   
107.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人武部为保一方平安,组成一支由285名复退军人组成的民兵队伍,在维护治安中当先锋、打头阵。  相似文献   
108.
吴栩炫 《中国民兵》2008,(11):49-49
广东省云浮市,山地面积大,经济欠发达,驻军数量少,双拥工作基础薄弱。2005年以来,云浮市积极开展创建省“双拥模范城”活动,以此为抓手推动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7月,云浮市首次被省命名为“双拥模范城”。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感到,要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创造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双拥工作特色,就必须在准确把握双拥工作的特点规律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9.
李晗 《中国民兵》2008,(11):38-38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武部积极适应形势任务要求,注重在真抓实备实练中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快速机动和连续执行应急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0.
王法安 《国防》2008,(1):11-16
本文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富国和强军统一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强军工程和构建强军的国家支持体系,对于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富国强军之路,如何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以军队职能拓展带动军队建设转型、以建设转型推进功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拟分三期连载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