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是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必须提高思想教育者素质,增强思想教育的感召力;把握官兵接受心理,增强思想教育的接受力;创新思想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教育的助推力。  相似文献   
32.
<正>习主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一个单位建设发展的主心骨、领头雁,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要不断增强五种能力,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干事成事的真本领。一、要有先知先觉的预见力预见力是一个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是一个单位建设发展的引路人,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预见力,当好先知先觉的领导者。一要把握发展大势。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33.
“文化力”概念是国外的一些著作,在分析“文化市场机制”、“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时,特别是在研究日本在20年内迅速变成经济大国的动因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34.
张建中 《国防》2002,(12):25-28
城市民兵建设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城市民兵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事关军事斗争准备进程,事关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巩固党的城市工作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提高民兵战斗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做好打赢以城市为重要依托的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机关要认真贯彻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城市民兵工作改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35.
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核心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军需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保障能力;关键是在“变”上辟蹊径、在“快”上下功夫;重点是信息系统建设、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实战化训练和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36.
抗逆力的提升对应对学业、人际、情感等逆境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对S大学333名一年级新生进行抗逆力调查,发现:多数新生抗逆力水平呈中等偏上;抗逆力水平受到民族、专业、专业意愿、生源地、家庭类型、身份类型影响.针对抗逆力现状,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大一新生抗逆力,促进其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7.
近日,笔者无意间听到某船官兵抱怨,机关某干事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基层官兵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本是听基层心声,改善做法,筹划工作开展,有利基层的好事,却为何引得基层官兵抱怨呢?联系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在筹划工作、协调基层时,不妨多想一点、想深一层。机关干部,作为上级和基层之间的"纽带",不仅要做好"谋士""助手",而且要当好"老师""教练",不断给力于基层,让基层充满动力,焕发  相似文献   
38.
战斗力标准需要讨论,更需要落实。作为战斗力核心要素的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大讨论大辨析扫除我们思想上的沉疴之后,必须以敏于好学、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大实践,在提升学习力、思维力、统筹力、创新力和执行力上狠下功夫,以此促进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锤炼持之以恒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39.
军队后勘组织形态现代化是军队后勤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实现后勤现代化程度的过程。研究军队后勤组织形态,是认识军队后勤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后勤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认识军队后勤组织形态现代化,目的是使后勤结构与功能深度耦合,最大程度地生成和释放保障力。军队后勤组织形态现代化,从状态结果看,包括科学的权力运行、科学的组织模式、科学的制度安排、科学的功能实现;从动态过程看,体现了渐进性、历史性和体系性。  相似文献   
40.
武装力量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增强保障力,是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普遍做法。我军预备役部队利用社会经济资源转化为后勤保障力,是由部队编成结构决定的,符合国防动员法律制度规定。但在转化过程中,应注意明确划定范围,采取灵活方式,搞好资源转化利用计划,严格规范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