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高职院校在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下,党建引领作为核心,可实现资源共享、实践教学和定制化培养,旨在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的特点、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育人模式下“四史”教育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四史”教育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2.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重要走向,目前,企业的党团建设普遍都较为薄弱,高校作为产教融合的主导力量,党建共建则是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的最优做法,也是深化双方合作机制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党团建业务体系及工作运转流程较完善,在校企共建模式下,主动协助企业推进党团组织建设,创建“双向育人”党建新模式,规范和提升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33.
湖北省宜昌市,俗称“三峡门户”“水电之都”。这里既是军事战略要冲,也是国家能源基地;既有光荣革命传统,又有双拥共建新成就。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相似文献   
34.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天生听障、四处求医,渴望自由交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虎气震天、斗天战地,渴望和平安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共同的爱、共同的期盼将这样两群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上善若水的人间大爱与刚毅勇猛的男儿情怀的完美融合,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35.
1月4日下午,在山东省日照市海岸边上演了一场军警民联合实施大营救的感人场景。3名外地游客因不熟悉海上潮水,在玩耍时被海水围困在日照市海天海水浴场一片礁石上,经过该市海上社会力量救助站海上民兵应急分队和  相似文献   
36.
吴修顺 《国防》2012,(9):23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北京市延庆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双拥共建工作表彰暨庆祝建军85周年军政军民联欢会,在总结双拥共建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表彰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县委书记李志军提出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双拥共建工作,坚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来进一步推动双拥共建工作健康发展;要把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  相似文献   
37.
武警部队执勤训练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单位认真抓了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开展了共建共管共保安全“三共”工作,目前这项工作的发展势头比较好。但有些单位落实“三共”工作的力度不够大,我认为在如何把活动引向深入方面考虑得不多、功夫下得不够。要把“三共”活动引向深入,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
《兵团建设》2007,(4):34-35
“两会”的大幕徐徐落下,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向我们走来。民主、求实、和谐、奋进,这一激动人心的两会主旋律,从人民大会堂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带给亿万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美好未来的深切希望。千万名学子在这个春天露出笑脸。亿万农民在这个春天得到更多的实惠。低收入群体在这个春天感受到更多的温馨和关爱。2007年的春天,是一个温暖的春天;2007年的“两会”,是一次和谐的“两会”。请看本刊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有关报道编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39.
车瑞金 《国防》2013,(10):31-3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军分区系统具有军地双重领导的独特优势,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按照“军地联动、共建共享、互兼互容、互利共赢”的思路,不断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丰富融合内容,努力走开具有区域特点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40.
专业保障队伍是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重要力量。区域规划作为新时期国家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的重要手段,对推进国防动员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构建专业保障队伍共建共用机制,应以专业为主线,对口编组;以行业为纽带,模块配置;以产业为支撑,联片布局区域专业保障队伍。通过军地联接、联训、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专业保障队伍的军地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式培养和柔性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