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以阐述《论语》心得走红,绝非偶然。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论语》融解在一个又一个现实生活的故事中,回答了现今社会人们种种不解和困惑,句句直指人心,句句撞击心灵。  相似文献   
12.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4):12-13
在《论语》的第十六章中,孔子曾:对“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一事进行对其弟子发表卜个很重要的论断,即“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的意思是,把持当时鲁国大权的季孙不应攻打颛臾,真正应该着手解决的是发生在宫墙内的矛盾。当菲律宾不断发起对我南海主权的挑衅言行的时候,难道南海已成为其“季孙之忧”?  相似文献   
13.
正确理解《论语》“侍坐”章义理,关键在把握曾点用以述志的那幅“画”的内在意蕴。对这个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曾点所描绘的既非一幅富有尧舜气象的太平盛世图,也不是一幅隐逸者的行乐图,而是一幅儒者的“安贫乐道”的行教图,它符合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主张,表达了“守死善道”积极与世的人生态度,所以独得孔子的赞许。  相似文献   
14.
文圣孔子对言语之道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在《论语》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其言语之道千百年来对于人们的言语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前军队跨越式发展呼唤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重温孔子的言语之道,汲取其合理因素,对于提高政工干部的言语修养,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读《论语》,为《八佾篇》中一段论述所打动。其原文为——子日:“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告诉人们,君子没有什么与人争斗的事情,如果实在要竞争,那也应该是“君子之争”。他以当时的射箭比赛为例,赛前,选手之间应相互拱手作揖,而后才开始比赛,结束了再下来饮酒,仍然保持着君子谦和忍让的作风。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中的军事论述,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军事言论的主要语言艺术是:言简意赅;以言见人;实词和虚词的运用,特别是军事用语的使用;灵活多变的句式以及综合运用多种辞格。  相似文献   
17.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一句名言。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孔子对自省的精辟阐释,比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古至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注意随时省察自己的内心,以是克非,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