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针对航空电子设备无失效数据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weibull分布下基于Bayes理论的无失效数据分析方法,基于分层Bayes思想建立了模型,推导出可靠性参数后验分布计算公式,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在其他电子设备可靠性分析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2.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海战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基于系统性和时效性原则,构建了以固有作战能力、可靠性与维修性、保障性和作战适应能力为主要指标的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鱼雷作战时效性、控制目标能力、抗拦截能力等新的基本指标,建立了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相对于ADC等模型,该模型可以对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3.
电子对抗环境下飞机编队突防能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通常在电子对抗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对电子对抗环境下飞机编队突防能力进行建模研究.首先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雷达电子对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干扰频率、干扰功率、干扰时机、干扰样式、信号环境因素5个方面研究了雷达电子对抗的干扰效果,然后运用解析法对飞机编队在雷达电子对抗环境下对地空导弹、防空高炮防御体系的突防能力进行计算,得到了关于飞机编队在电子对抗环境下突防能力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44.
分析了通信保障应注重提高的六种能力,给出了运用模糊变权法求变化权重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计算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通信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5.
数据的有效性与精确性在M&S全周期的校核、验证与确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保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质量出发,说明了数据质量保证评估的体系结构,重点介绍了从数据采样到结论生成全周期中保证数据质量的基本原理和详细步骤.  相似文献   
146.
C3I系统试验评估是C3I系统外场试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C3I系统外场试验的试验需求,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包含了C3I系统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计算模型三要素在内的C3I系统试验评估体系.利用模糊的概念和变权评估方法,改进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变权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C3I系统评估方法.最后,通过某防空情报指挥系统外场试验评估实例验证了该评估体系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所设计的C3I系统试验评估体系技术先进、科学实用,对C3I系统外场试验鉴定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影响情报处理系统效能主要因素指标的灰色特性,提出用灰关联分析法作为系统效能评估的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该方法的效能评估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简单有效,不仅能评估系统的效能,还能对多个系统的效能优劣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48.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弹炮结合系统综合效能评估的基础环节.首先,通过对弹炮结合系统参数结构模型的分析,探讨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弹炮结合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指标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接着,在此基础上建立弹炮结合系统综合效能评估的模型指标框架.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框架为弹炮结合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9.
中华传统行刑文化是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方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性,蕴含了许多合理因素。包括德主刑辅,宽猛相济的行刑理念;恤刑悯囚的人本传统;法、理、情相统一的行刑策略;引礼入法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继承和发扬传统行刑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树立科学行刑理念,实现和谐行刑。  相似文献   
150.
论述了基于贝叶斯网络专家系统的特点,研究了贝叶斯网络的推理模型以及基于此模型的信息传播算法,分析了基于态势评估的决策过程,并详细阐述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态势评估算法在空 - 空作战态势推演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态势评估过程,可较好地应用于决策支持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