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样是一篇优美生动的课文,有的教师处理起来,犹如疱丁解牛般得心应手、出神人化,教者轻松自如,听者如坐春风,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和谐融为一体,欲罢不能。而有的教师却只是照本宣科、四平八稳,教者生拉硬扯,听者恹恹欲睡,课堂上毫无半点生机和活力。同样的教材,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7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研究尝试应用知识建构的教学理念,以姓名为主题进行了识字的知识建构教学设计,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踪研究,以明确知识建构教学设计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小学低段语文识字知识建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自信心,使学生养成了倾听的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识字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3.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要增强实力,离不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职责。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4.
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人们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面向21世纪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一、“语感”概念界定“语感”一词始见于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著《我  相似文献   
75.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该怎么讲呢?这是课改出现的新问题。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社会舆论,几乎都把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视为“满堂灌”而予以否定。况且,《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  相似文献   
7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新修订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改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身在教学第一线,我亲身体会到了课改的种种优势,越来越认识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对于推进新课改的进程的重要之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78.
一、新课标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如每个人所处的家庭条件不同、社会环境各异、学校影响千差万别等.  相似文献   
79.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讲,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害怕。对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鼓励学生提  相似文献   
80.
语文是基础学科,任何一门课程的内容都离不开语言的表现形式,学好语文,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重要.不仅如此,语文还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不仅传递着各门类的优秀文化知识,而且延续着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进而促进人类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和谐.语文如此重要,作为教师就要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