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语文学得好不好,从写作能力上就能看出十之八九。现状如何呢?一方面作文课的教学效率低,质量上不去;另一方面作文成为学生的“包袱”,硬着头皮应付教师,因而导致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水平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美学内容,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欣赏和引导。语文教学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展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语言美,以求达到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成为老师表演的舞台,学生是观众。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想法观点,看起来省下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没有经过自己的摸索,总归难以成为自己的东西。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没有品味、消化、吸收的机会。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去了学生大部分时间,还统治着课堂教学,严重禁锢了教师学生的思想,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淡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惟有进行新课程改革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作为教学现场的课堂是一个多维立体的动念场,被新课程解放了的教学创造力,将在这里迸溅智慧的光彩。教师在其间获得专业…  相似文献   
15.
导入新课,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使新课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苏联教育家苏堆姆林斯基这样说过:“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导入不是伎俩,不是喙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如果忽视这一环节,课堂教学将会显得呆板、枯燥,黯然无色。新课的导入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类型,因文而异,做到过渡自然,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教…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试验。改革试验的着眼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教与学、讲与练的双边活动经常处于错综交织的状态。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课堂应变能力,确切地说就是课堂反馈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具备什么样的修养,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有较强的课堂反馈能力呢?一、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一个教师课堂适应性的强弱,反映了他的反馈能力的强弱。适应性强的基础是教师的知识面宽,知识面包括…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考试中有默写诗词一项,以下就是从一些“强人”的试卷中摘录的。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一直承担着兵团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任,将办好教师教育、全力为兵团教育服务视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为兵团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学院共承担了23个国家级及兵团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圆满完成了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共9个培训子项目;兵团幼  相似文献   
19.
20.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