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为了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实时故障检测的有效性,通过取消对胞元长度限制和提出新的编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编码信号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涡轮泵振动信号的实时特征提取.通过正常和异常涡轮泵历史试车稳态过程的振动数据对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故障检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序列编码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故障特征,可用于涡轮泵故障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222.
以谱减法为基础,采用基于听觉掩蔽特性的临界频带处理法,较好地抑制了传统谱减法引入的音乐噪声。改进了噪声功率跟踪的最小值统计方法,分析了语音信号频谱的整体变化。当发生突变时暂停最小值更新,避免了最小值统计抑制语音的中后段造成的失真,也消除了传统的语音检测算法出现的大量误判,实现了端点检测的软门限。同时研究了算法在定点DSP上实现的具体问题,在Blackfin系列芯片BF533上进行了优化实现。  相似文献   
223.
说话人识别技术,即声纹识别技术,它做为一种身份识别的手段,是语音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4.
文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语音时长调整算法,首先对语音分段,提取出稳定的语音段使之与音素或者音节基本对应,然后根据总调整因子β和各段语音长度分配每一个语音段的局部调整因子iβ,最后采用波形相似叠加(W SOLA)算法完成对语音的时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实用有效,可以合成可懂度和自然度更高的语音。  相似文献   
225.
简要介绍了iLBC语音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详细描述了将iLBC浮点算法转换为定点算法并移植到定点DSP上的方法。比较了转换后的iLBC定点算法与ITU-T G.729A,G.723.1的复杂度,给出了转换后的定点算法与浮点算法的PESQ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226.
为了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技术驱动的视觉语音生成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视觉语音生成的研究意义与基本定义,并深入剖析了该领域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视觉语音生成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水平,基于生成框架的区别对近期主流方法进行了梳理、归类和评述;最后探讨视觉语音生成研究潜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7.
文中介绍了多目标联立最佳逼近CAD方法,对各种设计方法的性能作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改善途径。程序在IBM-PC/XT微机上运行通过,文中给出了应用线性相位IIR数字滤波器线性规划逼近法设计的低通实例。  相似文献   
228.
子空间原理及其在阵列天线误差校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子空间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基于该理论的模型误差校正方法,最后通过超分辨测向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来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9.
针对电台通信的实际情况,利用UDP协议、IP多点广播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局域网内基于多线程语音通信实现电台模拟仿真通信的方法,设计了模拟仿真电台通信的总体架构和实现方案,详细分析了多线程语音通信中所采用的Waveform Audio API采集播放音频、TrueSpeech音频压缩和多线程同步等关键技术,较好地实现了电台单频半双工和双频全双工两种工作模式的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230.
本文分析了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和英语拟声词的语音修辞功能。在保留英语拟声词语音修辞效果前提下,分别从英汉拟声词的语音关系和英汉拟声词的声音发出者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意象等角度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