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每每想起自己从平民子弟到军校学子、从普通干事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心路历程,"学习使人进步"的喟叹便会油然而生。我酷爱读书学习的种子,最早孕育在孩提时代严父慈母的家教中。童年虽逢十年动乱、家境贫寒,但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我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而且课余时间背诵了《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经典,阅读了《钢铁  相似文献   
92.
近日读欧阳修的《归田录》,其记叙的一则轶闻引发了笔者思考:"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寥寥数十字,生动阐明了如何读书不辍的方法:利用一切  相似文献   
93.
读书康寿     
据调查资料显示,人类平均寿命,知识分子高于非知识分子,城市人高于农村人。其原因之一,是读书能够养生益寿。这绝非"科学家的杜撰",古今中外均有依据,认为读书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其一,读书可以入静。古语说:"养身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可见读书可消除杂念,使人心平入静,这比练什么功都强。练功前首先要入静,什么吐气、吸气、气沉丹田等,其目的就是入静。而读书入静比练功入静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二,读书可以悦心。清初戏剧  相似文献   
94.
李月 《政工学刊》2020,(4):80-80
"不读书,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纵观一众落马党员干部,在反思中几乎都会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没有精力"读书。以人为鉴,须知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修行,更应是终身的坚守。大多数读书人的心中都有一把戒尺,时刻警醒着自己:要有所不为。从此而思,追求是否高远,人品是否贤淑,处世是否清醒,都与"曾读数行书"有关。共产党人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
读书与做人     
做官,先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钱穆说,“假如我们诚心想学做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八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96.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步入2020年的国防动员战线,怎样永葆初心?如何开创新局?这是每一名国动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两个大问题。延安时期两大景观,令后来的中外研究者为之倾心不已。一个是读书热,一个是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9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军作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和文化创造力的人民军队,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该走在前列,并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98.
读书好的道理人人皆知,为啥还是说做两张皮?读书难的问题解决了多少年,为啥还是涛声依旧?读杂书的现象层层引导,为啥还是良莠不分?咋读书的方法层出不穷,为啥还是读用脱节?透过对北京军区某机步旅炮兵团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的调查,也许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99.
日前,总政治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团员青年中开展勤奋学习,岗位成才读书活动。在第十六个世界阅读日(4月23日)来临之际,总政组织部领导接受本刊记者专访,解答了此次读书活动的相关要求和内容。问:我军历来具有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00.
读书与防腐     
袁浩 《政工学刊》2010,(2):51-51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为整顿吏治,防止官员贪赃枉法,在采取策略严肃法纪的同时,将读书也作为一项防腐措施。有一次,他把群臣召集起来,读了一个故事,西域某商人“得美珠,剖身以藏”,结果“气绝而亡”。他感慨地说,吏受贿枉法,“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接着,他又让大臣们就此事展开议论,进一步明确“凡穷奢淫逸者必然败亡”的道理,使群臣受了一次生动的反腐败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