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公民是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和公民自下而上合作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82.
刘珂 《政工学刊》2015,(1):23-23
在法学课堂上引导学员牢固树立党性原则,关键是要培养学员党纪党规意识、掌握党纪党规知识、养成遵章守纪习惯。  相似文献   
83.
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作为增强机关与基层互动交流、发现问题、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基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的单位在双向讲评中,机关讲评基层"理直气壮""头头是道",基层讲评机关却"扭扭捏捏""张不开嘴",把双向讲评会开成了"单向"指导会,基层真实情况摸不清,机关存在问题摸不准,不仅藏了真话,还堵了言路,双向讲评成效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4.
军民结合产业是指以国防科技工业的经济技术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双向交流互动形成的产业。做好界定和分类是推进其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5.
《兵团建设》2013,(19):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兵团审计局围绕讲求实效的目标,改变学习方式、充实学习内容、拓宽征求意见渠道,努力做到学习教育工作不虚不空不偏。学习教育方式"活"在学习方式上,局党组制定了"学习教育环节工作安排",对学习时间、人员和任务作了硬性规定,让每个人对学习教育总体要求心中有数。在抓实自学的同时,加大全员集中学习和互动交流力度,先后7次召开交流学习大会,局党组书记带头讲课、带头交流学习心得,全局所有人员都在大会上交流了思想,局党组要  相似文献   
86.
课堂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向官兵传授科学真理的主渠道。课堂教育有着系统性、规范性和说理性强,容量大,时间、人员相对集中,教育覆盖面比较宽等特点和优势,目的明确,便于组织,而且其他教育形式也有赖于课堂教育为其提供基本的理论和知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优化课堂教育,下大力气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课堂向官兵灌输先进思想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87.
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活动中,91199部队紧密结合高山海岛部队特点,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持续打造“五个课堂”,用常态的教育机制、灵活的教育方法,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效果。 一、打造一线宣讲、现场答疑的“巡回课堂”。提升教育层次。一是整合教育力量,打造精品课程。抽调师团政工领导,遴选优秀“四会”政治教员和优秀大学生士兵骨干,分别围绕主题教育活动的5个专题和强军目标专题教育进行备课。选出6名授课同志组成高山海岛理论宣讲团。二是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宣讲辅导。  相似文献   
88.
刘炬懿 《政工学刊》2013,(11):10-10
“大学生士兵讲师团”是近年来我部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他们活跃于课堂内外,用战士的语言、身边的事例,解读创新理论、畅谈人生理想、共话使命责任,调动和激发了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效果。总结其成功经验,加强和改进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围绕平等性、群众性、时效性、针对性,增强教育的参与感、通俗感、鲜活感、认同感。  相似文献   
89.
党委机关干部下连当兵,是保本色、转作风、提振精气神的实践课堂,是接地气、蓄底气、长才气的源头活水,是掌握部队建设发言权、密切联系群众的传家宝。必须加强领导,严密组织,确保下连当兵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90.
高校课堂问题行为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课堂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从营造良好的课堂行为、控制课堂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提出了应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