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军队院校工程技术类课程是学员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工程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全军院校推进“融合式”培养的背景下,梳理现阶段军队院校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矛盾困难,并提出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和考评体系的具体思路,对课堂教学方法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为提高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42.
孙琦 《中国军转民》2022,(23):71-72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摇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的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不断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育中,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育改革。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以及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对推动各类课程与理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协同协作,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343.
课程思政是将各种各样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产生协同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性教学理念。军事理论课主要塑造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达到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塑造高质量大学生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课程。文中简略论述了“课程思政”环境下高等院校军事理论课的育人。  相似文献   
344.
在“新文科”和“大外语”的背景下,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人文核心素养、培养思辨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的需求迫在眉睫。经典阅读课程作为一门集语言学习、文化介绍、思想引导于一体的输入型为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本土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指导,发挥文学文本的“教诲”作用,同时以产出导向法为教学设计指导,探析经典阅读课程的思政路径,以期实现该课程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意义,培养具有文化间交流互鉴能力和承担文化输出之责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345.
俞根林 《国防》2006,(4):82-82
江苏省吴江市把增强流动学生的国防观念作为该市全民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今年起,在全市43所外来工子弟学校的2万余名流动中小学生中增设国防教育课程,使他们和当地学生一样能够受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民  相似文献   
346.
《古代文论》的教学在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因为跨度大,内容繁杂,同时又是理论课而显得老师讲解、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文字梳理在该门课程的讲解与学习中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在这个方面,应该注意“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原则的双向配合。  相似文献   
347.
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教材内容的确定性和稳定性,而无论从国际国内形势还是从政治学研究而言,政治学所关注的范围和内容又都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笔者以为,只有在授课中具体运用动态教学法,通过联系学生自身、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国家大事、联系国际政治等实际,才能使政治学原理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更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348.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全新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将是构成21世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础.当前,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年轻一代主要的学习、工作、交往工具,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49.
新课程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作为主果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根本落脚点,这与以人文精神为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改革存在着融合与互动,两者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350.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处于"转轨"中的语文教育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引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