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新课程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作为主果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根本落脚点,这与以人文精神为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改革存在着融合与互动,两者的最终目  相似文献   
302.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处于"转轨"中的语文教育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引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303.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间的联系必然加强,学科综合是大势所趋。综合试题常常渗透着各种知识。所以解题时不能单独运用一门学科知识去分析,去推理,而是采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物理与语文题目1阅读下面短文:两小儿辩曰孔子东游,见两小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相似文献   
304.
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的使用给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和解题技巧,而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有  相似文献   
30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课程模式,它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  相似文献   
306.
李众 《中国军转民》2023,(23):180-182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用于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历久而弥新、文化丰富且多元,地理环境的割据造成了文化的多姿多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具有属地性、亲情性、针对性等特征。将淮安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激发思政教育活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创新性,构建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形式,拓宽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307.
庄婷 《中国军转民》2023,(22):163-164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大学生要担负时代新人的重任。这也对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是高职思政课在新形势下亟需考虑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职业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吸引力低的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维度,探索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08.
核盾牌是我国政治安全与国土安全的坚强后盾,中国唯一的核武器试验基地——马兰基地,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中国军人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建设而成的。在这片热土上,一代代默默奉献的科学家、普通官兵等多年来扎根茫茫戈壁、铸造中国核盾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是基地官兵在长期的核试验事业创新发展中培育形成的。马兰精神具备鲜明的时代价值,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宝贵的资源,将马兰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拟探索将马兰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路径。  相似文献   
309.
马晓娟 《中国军转民》2023,(22):165-166
虚拟仿真技术是数字时代的前沿技术,为了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和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近年来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的相继建设,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依托仿真体验中心的虚拟体验式教学成为当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重大趋势。本文以虚拟仿真体验对思政实践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当前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基于虚拟仿真体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能,服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10.
2021年以来,“大思政课”理念甫一提出便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专家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较全面较深入地阐释和探究其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发展逻辑、建设路径等,取得了较丰硕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深入把握“大思政课”内涵、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学界要推进“大思政课”研究进一步深化,需要加强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