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0 毫秒
331.
通过探讨一例多元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设计策略、实施方法和过程,解决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不能点、线、面融合,缺少培养学员设计综合应用程序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学员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332.
外语视听说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学员的听说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外语视听说教学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外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33.
阐述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内涵、应用意义,深入分析了特种车辆构造与维修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存在的问题。为推动高职特种车辆构造与维修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从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整合课程内容、构建思政内容体系,注重思政元素评价3个方面,提出高职特种车辆构造与维修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34.
根据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方式,可将其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完整的教育功能体系。全面、准确地认识隐蔽课程,对系统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5.
课时的安排,教材的使用,课程的合理设置,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的前提。长期以来,新疆各高校预科汉语教学对此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严重制约了该学科的发展。作者对全疆部分院校民族预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分析结果为新疆预科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涉及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做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指示者、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服务者。那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进行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创造欲望当今社会人类面临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为了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时代强烈地呼唤着…  相似文献   
337.
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服务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发挥课程教学功能;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适用性;创新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式学习,推行主题式教学、差别化教学和精细化教学;借鉴"多元智力理论",完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338.
针对在线课程用户体验感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以在线课程用户体验评价为研究对象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在毕达哥拉斯模糊环境下,引入云模型开展在线课程评估优选,提出了一种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云的在线课程用户体验评价方法,并结合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正确性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339.
军需专业给养勤务学课程建设伴随着学院的诞生与发展,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为培养高素质军需人才,推进军队给养改革与后勤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回顾了六十多年来给养勤务学课程建设的历史变迁;总结了课程建设的特点与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朝向深层次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40.
俞根林 《国防》2006,(4):82-82
江苏省吴江市把增强流动学生的国防观念作为该市全民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今年起,在全市43所外来工子弟学校的2万余名流动中小学生中增设国防教育课程,使他们和当地学生一样能够受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