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崔海燕 《中国军转民》2023,(22):147-148
提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深入参与性与深度互动性为特征的师生协同发展的“三段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从课前参与教学设计、课中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构建全过程的学生的“学”的“323”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教师的“教”的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2.
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本文以二十大精神为切入点,分析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性、原则与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83.
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2011,(1):88
2010年12月16日至17日,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全军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在重庆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座谈会。会议对"十一五"期间全国学生军训工作进行了总结。"十一五"期间,军地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  相似文献   
84.
高校的教育改革应当以课程改革为主导。公安现役高等教育的改革,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但就其核心因素分析,课程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公安现役本科院校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大面积性、核心性和经典性等特点,因此,在公安现役本科院校基础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改革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85.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3个方面论述了创新能力,并着重论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新时期军事工程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规划理论的研究,明确了制定军事工程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规划的基本依据、主要原则,以及优化课程规划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反映了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思想,也是对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87.
基于语言的唯一性,实施规范化教学,基于语言的社会性,建立语言统考制度;基于语言的实用性,加强语言教学的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88.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以其独有的精神内涵凝结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标志。在一脉相承和不断延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展现了百年党史奋斗历程,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层面的追求。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角度而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价值和功能,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9.
“两个结合”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亟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凸显民族特色。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融合程度低,需要高校协同教师、学生持续改革完善,将中华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成为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90.
红色文化资源被认为是大学生加强和巩固理想信念的重要教学资源,也被视为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控引擎。思考且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能有效推动思政教育见效,促进思政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提出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优化专业队伍与融入保障体系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活动链接相关路径,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和高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