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针对传统欺骗干扰难以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形成有效干扰的问题,研究了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进行欠采样转发干扰的方法。通过建立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有限时长欠采样转发干扰信号模型,分析欠采样转发干扰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的干扰效果。给出假目标数目、位置以及幅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欠采样周期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利用数字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2.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高功率放大器(HPA)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导致频谱再生和邻道干扰等问题,介绍了一种高功率放大器的自适应预失真技术,该技术采用查表法对信号进行预失真。本文用M AT-LAB仿真研究分析了基于查表法自适应基带预失真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该预失真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放大器所带来的OFDM信号频谱再生等非线性失真,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43.
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通过构造一组,具有与给定状态估计相同的一、二阶矩,也可能是高阶矩的样本点,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因此其计算效率取决于能够捕获这些数字特征的样本点数目.通过构造n 2个样本点来捕获n维状态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提出了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惯性导航的初始对准.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滤波精度的情况下,该方法比UKF计算效率更高,实时性更好.  相似文献   
244.
考虑时间、费用和安全等多指标,建立军用物资运输这一网络系统平衡模型。探究这个模型的平衡原理与向量(弱)变分不等式的关系,进一步借助非线性标量化函数,将其转化为变分不等式。  相似文献   
245.
作为一种特殊的宽带高功率微波源,旋磁非线性传输线(gyromagnetic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s, GNLTL)由于中心频率高、易于调频以及可以高重频运行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明确GNLTL的特殊工作机理,对比分析GNLTL与传统旋磁应用场景的不同之处。从微观磁化动力学入手,针对GNLTL产生微波的原因进行定性解释。搭建一套低功率的验证实验装置,重点针对实验场景构建、GNLTL设计进行介绍。实验得到微波信号的中心频率为750 MHz,3 dB波束带宽达12%,峰值功率为245 kW,初步验证了GNLTL的微波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246.
针对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系统的亚临界问题,引入了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技术来提高系统发生极限环振荡的临界速度。建立了具有NES控制的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质量比、频率比、阻尼比、相对位置等NES参数对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的抑制效果,以及NES参数对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临界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阻尼比越大,可以在越小的自振频率比情况下使系统进入稳定区,但需要更苛刻的NES位置要求,即越靠近机翼前缘;而阻尼比越小,则使颤振系统极限环振荡响应进入稳定区所需的NES质量越小。在NES位置靠近机翼前缘时,增大自振频率比会使极限环振荡抑制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而增大质量比可以显著提高极限环振荡的抑制效果和临界速度。此外,NES的阻尼比越小,其颤振系统的极限环振荡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47.
内闭环火控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内闭环火控系统技术研究,是鉴于我国目前对脱靶量检测仪器尚不能很好地解决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折衷的技术途径。它对引起脱靶量的几种主要误差因素的可校正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火控、校正、数字图像合成、误差预测和炮控计算机系统,完成内闭环控制、仿真模拟火控系统的脱靶量,将热线控制原理应用于该系统,并提出了工程实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48.
本文用正则化方法给出了麦夸脱方法的一个误差估计式.  相似文献   
249.
Chen.  JS  王贵林 《国防科技》1997,18(3):19-21
软件容量误差补偿技术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床精度。但是,多轴机床的容量误差补偿需要事先知道机床几何误差的详细情况,这种几何误差常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校正。商用激光干涉仪,如HP5529A,由于它的每种误差都需要采用不同的光学装置,因而十分昂贵;并且误差校正前要为光学装置和手动激光路线调整进行繁多的准备工作,所以采用商用干涉仪非常费时。除此之外,操作这种干涉仪还要求技术人员训练有素。用于  相似文献   
250.
本文对动能杀伤拦截器信息处理机在信噪比为-10dB以下的弱点目标信号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探索。文中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水波理论,它在外界特定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波粒二相性能能够有效地应用到拦截器极低信杂比点目标的检测领域,为解决弹载信息处理高技术难题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