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深化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应以国家运力为主体、以军队运力为骨干,按照军地一体化的模式组织实施,着力建设军队战略投送骨干力量,充分挖掘国家交通运输潜力,不断完善军民一体的战略投送指挥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和理论创新之一就是,提出了要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阐述了改革开放35年党对市场经济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历史进程,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转变的必然性,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市场经济地位转变的举措。  相似文献   
33.
唐银波创新工作室的"高调"逆袭,正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有力验证。而在普通一线工人的心里,有着他们对蓝领行业最朴实最直接的理解:有保障、有收入,有尊严早在2010年,江麓集团先嗅危机,开通了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制定了"一专多能"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旨在培养一批高级蓝领技工。通过4年的精心耕耘,被誉为江麓"金蓝领摇篮"的唐银波创新工作室破茧成蝶。  相似文献   
34.
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 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建立集约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谋求最大综合保障效益,应加大军队后勤资源的统管力度,强化社会保障资源的有效"纳入",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基地化建设与发展,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后勤建设和保障路子。  相似文献   
35.
军事财力资源规定着军事潜力和国防发展的方向及速度。对军事财力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必须充分提高军事财力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为实现军事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36.
中央政府是国防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军事部门是国防资源配置的职能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只是通过计划方式对国防资源进行配置,而且配置的资源是货币形态的国防资源;而作为国防资源配置的职能主体,军事部门必须将中央政府拨给的货币形态的国防资源在本系统内进行再配置,并进而转换成军事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以及科学技术资源。  相似文献   
37.
王峰 《国防》2005,(2):57-58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方面面,必须认真分析各要素现状,把握规律,研究对策,切实处理好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一是处理好“部队信息化建设”与“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关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在地方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逐步推进的,  相似文献   
3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个在社会和经济双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已经发展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社会阶层。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多人,平均  相似文献   
39.
以信息资源配置为抓手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民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国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建立和优化军民融合领域信息资源配置机制为抓手,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对于逐步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马渊 《国防》2011,(9):31
众所周知,国防动员与政府的危机应对动员(应急动员)存在许多相通之处:一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内容。无论是政府应急动员,还是国防动员,其核心都是在非常状态下,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应战或平时危机应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