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预备役部队平战结合、军地互通的特点在遂行应急行动任务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援保障作用。在迎接新的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下,作为后备力量的预备役部队也在加快质量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22.
走进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装部部长办公室,您一定会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武装情。战备值班室、战备物资库和武装工作显示图板一应俱全,各种报刊、书籍和诠释着武装工作、业绩的荣誉牌匾应有尽有。然而,最让人信服的是他们武装工作的运行已经驶入了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民兵整组,文件下达、政治教育全部通过民兵工作信息网实现微机化管理。  相似文献   
923.
姜振源 《国防》2007,(4):11-13
预备役部队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建设重点,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924.
李立田  危凯 《国防》2007,(6):37-38
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25.
黄呈洲 《国防》2007,(7):23-2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形态由原来的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制信息权成为打赢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我军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积极搞好信息动员建设,确保战时能快速将信息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对赢得未来战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26.
张黎 《国防》2007,(8):5-10
胡锦涛主席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就军事训练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军事训练领域带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鲜明地提出了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的主题,深刻揭示了军事训练对部队全面建设的推动作用,强调要加强军政军民联合训练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为我军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27.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不断推进和发展,战争形态也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从而导致了战争样式、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于包括国防动员在内的各领域产生了立体冲击.在民用运力动员工作中,也要超前思维、更新观念,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要求,实施运力的精确动员,提高民用运力动员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28.
龙义和 《国防》2007,(8):44-45
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作战,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一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作战,涉战地区担负着为现役部队补充满员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和组扩建部队动员等兵员动员任务.根据担负的任务和现代作战特点,涉战地区兵员动员准备工作,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29.
本文从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入手,明确辨析了信息化战争相关概念,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30.
陆锋  刘剑磊 《国防科技》2007,(12):89-90
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人看重技术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作用,甚至夸大其重要作用.勿庸置疑,技术很重要,但它不可能代替人的作用,而心理作为支撑人的全部,更是重中之重,需要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