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敌巡航导弹1批两枚,距离220公里,速度250米/秒,高度300米……”随着高亢有力的指挥口令,一发发炮弹呼啸而出,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弹道,两颗“导弹”瞬间连续在“空中开花”。8月中旬,在渤海湾某高炮靶场,天津警备区高炮抗击“巡航导弹”演练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302.
要闻速递     
《现代舰船》2011,(5):5
中国反舰弹将对航母造成重大威胁据《简氏防务周刊》2011年3月22日报道,中国即将部署具备核打击能力的陆基"东风"-21反舰弹道导弹,这种弹道导弹可以穿透先进的海基  相似文献   
303.
阐述了抗击巡航导弹作战系统的概念.针对抗击巡航导弹作战系统的特点,建立了抗击作战系统效能分析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单系统多级模糊分析模型和多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结合实例,分析和计算了抗击作战系统效能,验证了两种效能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4.
此次利比亚战事以陆基飞机的对地空袭为主要作战方式,但海军舰艇在战事中也发挥了对陆攻击、空中打击、协调指挥等重要作用,对海军舰艇装备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05.
利用OH-PLIF技术显示超声速燃烧的火焰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来流马赫数为1.72的空气来流中横向喷注氢气发生超声速燃烧的流场,利用平面激光诱导氢氧基荧光(OH-PLIF)技术,对超燃燃烧室中三个不同的流向截面进行了二维成像测量。选择波长为283.553nm的染料激光倍频光作为激发光,可近似认为获得的OH基荧光信号强度与OH基的摩尔分数成正比。瞬态的OH基PLIF图像揭示了超声速燃烧火焰结构具有高度湍流特性,在凹腔内部存在稳定的燃烧区,为整个燃烧反应提供值班火焰,起到了促进和稳定超声速燃烧的作用。超燃火焰在沿流向传播的同时还沿径向传播,凹腔展向尺度增大时火焰沿流向的火焰区会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306.
2004年以来,印度在各地的国际航空展览会上,特别是在印度2005年航空展览会,2005年阿联酋迪拜航空展览会和曼谷“防务-2005”国际武器展览会上,印度代表团都展出了与俄罗斯联合开发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引起了世界各国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印度和俄罗斯专家称,这种导弹在未来十年内没有能与之相抗衡的巡航导弹。这是在美国大势宣传和积极营建导弹防御体系的国际背景下,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拥有导弹防御体系无法防御的导弹武器之后,又一个引人关注的新闻亮点。据报道,该型导弹是以快制胜,导弹以  相似文献   
307.
《当代海军》2006,(6):31
4月11日,在完成为期3年的换料和改装工作后,美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SSGN728)抵达它的新母港——金斯湾海军潜艇基地。佛罗里达号是美海军改装的第二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用将近154枚战斧巡航导弹代替了24枚“三叉戟”导弹,该艇由此从一个核威慑平台转变为一个用于全球反恐战争的常规火力平台。  相似文献   
308.
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和战争形态变迁的牵引,20世纪90年代以后,巡航导弹再度登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舞台,充分展示了强大的低空突防和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实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巡航导弹的使用对战场重要目标构成了巨大威胁,并改变了作战样式,成为空中打击的主战力量。介绍了巡航导弹的强点与弱点,并提出了光电对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9.
再入体表面脉动压力环境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较宽的攻角范围内 ,考察了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场中一类球头双锥再入体表面脉动压力的分布特性 ,并基于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动情况下再入体表面的压力分布给出一套预测表面脉动压力分布的工程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马赫数、攻角、壁面温度等因素对再入体表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在本文的计算条件范围内 ,预测的均方根脉动压力系数分布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