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每遇干部调整、人事变动,总会有人为老实人鸣不平,“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伤心、不能让老实人心凉”的呼吁不绝于耳。笔者看来,“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是原则、是共识、是主流,说与不说皆客观存在,但其中所蕴含的曲意和误解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共商。  相似文献   
162.
实性原则是设计和评估现代语言测试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美国著名语言测试专家LyleF·Bachman为真实性所下的定义,从情景真实性和交际真实性两方面分析了2001到200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命题。结果表明,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四级写作命题的情景真实性有明显提高,但在交际真实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最后对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四级写作命题的真实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3.
非语言交际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在人际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四类非语言交际行为(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案例,阐释其所传递的跨文化信息,提出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对英语文化环境下常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文化环境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准确含义,并以此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准确掌握有关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近年来学术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文本性质、逻辑结构以及理论内涵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比较研究、系统性研究以及研究的现实性等方面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5.
166.
一个基于Jack的装甲车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维修仿真中引入虚拟人,可以显著提高场景的逼真性、真实感。基于虚拟人的几何建模与动作控制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虚拟人动作数据库(VHAD),自下而上由基本动素层、维修动素层和动作单元层组成。基于动作库,进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维修训练用途的虚拟维修训练系统(VMTS),并针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更换进行了实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加快维修过程的创建,改善了人机界面的交互性能,提高了虚拟人的智能程度,基本满足了维修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7.
辍学倾向是学生对辍学的认同和行为趋向,是辍学行为实施前的心理准备状态。自编由辍学认同和辍学意向两个维度构成的辍学倾向量表,用该量表对1367名中学生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及发展现状分析。结果发现:(1)辍学倾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在不同学段中学生之间具有截距等值性;(2)辍学认同与辍学意向存在较低水平的正相关;(3)中学生辍学倾向的总体水平较低,高中生和中职生的辍学倾向高于初中生,农村中学生的辍学倾向高于城市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8.
浅谈以交际为目的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视听说教学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电化设备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幅度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有助于记忆。选择教材应把学生置于国际环境下迎合真实的交际需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9.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把翻译的原则归纳为文化再现,并用该原则对《红楼梦》英译文的某些片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0.
中共党史学科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特色。推进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发展,应特别强调:树立新理念,提升对党史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开辟新领域,促进党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互动;拓展新思路,弥补党史研究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