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81.
研究目标在机动前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某一时刻做折线机动的机动目标跟踪检测问题。根据被动观测器测得目标方位和多普勒频移信息,结合方位、多普勒频移测量条件下目标跟踪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方位和多普勒频移的要素解算模型,提出了基于要素解算结果的机动检测方法,给出了机动时刻的估计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2.
在双扩散信道环境下,已证明LOFDM系统误码性能优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文章结合T urbo均衡技术和L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双扩散信道条件下拥有良好性能的T-LOFDM系统,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仿真实验表明:在双扩散信道条件下,T-LOFDM系统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其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LOFDM结合MM SE均衡的系统,也明显优于OFDM结合T urbo均衡的系统。  相似文献   
383.
多信道所带来的MCC(Multiple Channel Coordination)问题是影响多信道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无线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多信道协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该协议扩展了协同通信的概念,邻节点不再转发发送节点的数据,而是帮助发送节点发现和避免多信道中的MCC问题。文章还对经典二维Markov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多信道和协同机制,对所提协议进行了建模,分析了协同机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推导出了吞吐量性能和时延性能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协同机制可以有效解决MCC问题,文章中所提协议相对传统多信道MAC协议可以大大提高吞吐量和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384.
为考察发射非理想正交基带信号对频控阵波束的影响,基于频控阵信号模型引出了基带信号正交问题,从数学上推导频控阵发射非理想正交基带信号情况下的波束表达式,进一步分析匹配接收处理性能.基于频控阵波束发射和匹配接收计算量,提炼出影响分析评估因子,构建了频控阵基带发射信号正交特性与波束、匹配接收性能的定量分析关系.基于6类典型随...  相似文献   
385.
高动态环境下的伪码快捕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部分伪码快捕方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其中一种方法:基于FFT的伪码快速捕获。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原理:以频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来等价完成时域的循环卷积,实现在一个伪码周期内同时搜索所有的码相位单元。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很大程度地缩短捕获时间,满足系统实时性和高精度的要求,可以用于导弹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386.
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中,伪导频的功率决定了该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为了提高OFDM/OQAM系统的信道估计精度,提高频谱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方法.在原有导频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中功率最高的导频结构进行改进,并给出对应的信道估计方法.由于缺乏足够的接收信号先验知识,无法直接对信道进行估计.为了解决这一...  相似文献   
387.
针对小型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连通区域标记的跳频信号估计与分选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局部窗口的能量门限统计法,在信号时频域去噪;接着,对常规连接区域标记法进行改进,设计了新的连接区域片段关联和干扰抑制方法,解决连接区域断裂和干扰混合的问题;然后,针对多跳频信号混合情况,利用时频幅度差异重建连接区域;最后,根据改进的连通区域标记图进行参数抽取和信号分选识别。仿真结果显示,在噪声、干扰和多跳频信号混叠环境下,信号参数估计精度和目标信号的正确识别概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连通区域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388.
38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