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陈代云 《国防》2002,(8):28-28
国防动员机构建设质最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国防动员机构建设相对薄弱,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军事斗争的准备。要提高国防动员机构建设的质量,需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建立健全国防动员办事机构。目前,县以上人民政府虽然都成立了国防动员委员会,但有些国防动员办事机构的编制不落实、人员配备不合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国防动员工作的落实。因此,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机构改革,按照上级的要求设置国防动员办事机构,每个办  相似文献   
22.
陈奎元 《国防》2002,(9):8-10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就必须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大力推进党管武装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23.
李鹏  邓秀金  万国柱 《国防》2002,(1):41-42
开展科技潜力调查,准确掌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设备、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的数量、分布、用途等潜力状况,是实现国家科技潜力向战争实力转化的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国防动员工作落实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开展科技潜力调查工作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军事需求不明确,科技潜力调查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各级军事机关没有提出相应的军事需求,对科技潜力调查什么内容、调查到什么程度等具体问题不明确,增加了调查工作的盲目性。加之调查人员本身  相似文献   
24.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预备役部队担负着成建制参战和部分兵员补充作战部队的任务,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快速动员,将直接影响作战的进程和结局。为达成预备役部队动员的快速高效,提高其在高技术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前不久,山西预备役师组织召开了依法加强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座谈会,与会人员就以法律手段为主、多种手段配合的快速动员机制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值得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5.
济南军区     
《国防》2002,(11):63-64
  相似文献   
26.
范树合  闫林 《国防》2016,(6):70-71
征集更多优秀大学生入伍,是贯彻落实习主席人才强军战略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军事革命的重要举措.面对强军兴军任务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要着力解决当前大学生应征中的现实问题,为部队输送更多优质兵员.  相似文献   
27.
王翼  张建东 《国防》2010,(8):48-49
教导机构是部队的“随营军校”。省军区各级教导机构是我军人才培训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为部队轮训干部、培养参谋人才和指挥士官的重任。信息化条件下,要着眼推动军事训练转变,紧贴省军区担负的任务,加强省军区教导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28.
毕岩辉  孟路 《中国民兵》2010,(12):54-54
工伤待遇并非工伤保险待遇,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承担主体不同: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承担,而工伤保险待遇由社保机构承担。职工在受到工伤后享受工伤待遇是其享有的法定权利,如果因单位的过错致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么本应由社保机构负担的费用则需由单位来负担。  相似文献   
29.
M739引信头部触发机构发火模式与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739引信头部机构的基本结构与特性,分析其头部触发机构的发火原理,提出发火模式种类的判别方法。结合某型引信的具体参数,计算其对钢板、胶合板和地面三种不同目标介质射击时的碰击力,分析碰击力、防雨机构静态下移抗力及支筒图定抗力对发火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发火模式判别方法适用于M739系列引信。  相似文献   
30.
吴品祥 《国防》2007,(6):43-44
促进军分区、人武部全面建设,必须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探索建立适应新任务新编制的统一规范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