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在深化民兵工作改革中,民兵专业技术分队被调整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民兵装备和部队编组的专业技术分队,另一种是在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单位编组的专业技术分队。前者包括地炮、高炮、高机、侦察、工兵、防化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分队,后者包括邮电通信、电子对抗、防化救援、工程抢修、伪装防护、汽车运输、海上运输、车船维修、医疗救护等分队。如果说前者我们对此已有了许多成功经验的话,那么,对后者与军事的接口和补差训练,则是正在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32.
新型作战舰艇舰炮武器系统火控台内配置了舰炮射击指挥软件,实现了射击指挥自动化,使得舰炮射击更加科学化,同时也大大地减轻了射击指挥员的负担.但是,对空射击指挥软件确立的数学模型存在一些缺陷.分析了该数学模型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法,给出改进后的数学模型,并对改进前后模型分别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数学模型解算出来的射击方式能提高舰炮武器系统对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333.
陈德安 《国防》2011,(3):51
军事专业技术接口与军事基础补差训练是实现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民转军"的基本途径。搞好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接口与补差训练,关键在于解决"训什么、怎样训"两个问题。解决好"训什么"的问题。是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接口与补差训练的关键环节。(一)关于接口训练的内  相似文献   
334.
适应现代战争发展要求,军事通信装备集成度不断提高,通信系统同址干扰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同址干扰的原理,对常用抗干扰技术进行深入讨论.研究超导软件无线电的最新发展,针对同址干扰的特点和软件无线电在抗干扰中的优势.重点介绍和分析超导软件无线电在抗同址干扰的应用原理,最后探讨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35.
本文在介绍国外军用软件无线电(以美国Speakeasy计划为例)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阐明了软件无线电中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军软件无线电的设想,说明了软件无线电是军事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6.
按照CORBA标准,阐述了接口池在StarBus系统中的作用,介绍了StarBus系统中接口池的设计,说明了接口池的内容与结构,实现了StarBus系统中的接口池服务,为在StarBus系统中实现动态激活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37.
针对三轴稳定对日指向姿态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提出为获得最大对地数据传输时间的天线波束设计及布局方案。根据某型太阳观测卫星的轨道姿态设计方案,建立数传天线对指定地面站的天线波束指向仿真模型;使用卫星工具包STK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波束角方案及其可能的指向对数传时间的影响,发现了对日指向卫星与对地指向卫星在数传时间上的不同规律,找到最优的天线波束布局来获得最大的数传时间;根据星载数传能力与不同天线波束宽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传输数据的最佳天线波束宽度,为这类卫星数传天线的波束设计及其布局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38.
本文讨论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关键技术和带来的好处及发展的可行怕;分析了针软件无线电导入军事通信中的必要性,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我军通信中发展软件无线电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39.
340.
针对雷达站地网的设计问题,以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作为评判地网接地效能的重要指标,基于CDEGS软件,首先对雷达站土壤分层情况进行研究;然后,从接地网的疏密程度、均匀分布和是否安装接地棒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最后,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出符合安全标准的雷达站地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