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无人潜艇是指以在海中活动为目的的海中机器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潜艇现已用于扫除水雷和侦察、通信等任务,通过有线遥控,在距离水面舰艇和潜艇等母舰相对比较近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也可以实施反潜作战,在未来的海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高技术武器,无人潜艇近年来备受世人瞩目,各国都在大力进行开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未来无人潜艇的种类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2.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在努力使其对陆攻击的要求与所取得的几个主要计划的资金相一致。但对于美国海军所希望开发的新系列水面舰艇(LCS滨海战斗舰、DD(X)驱逐舰和CG(X)巡洋舰)来说,还存在纵深打击和海上火力支援方面的资金不足。LCS滨海战斗舰的使命集中在近岸反水雷战、反潜战和反敌方诸如高速艇或喷气式小艇这样小型平台“集群”攻击的三大任务上。然而,美国海军提出小型、经济上可承受的射程500海里、携带重200磅(90千克)战斗部的导弹,作为潜在武器。 尽管最近削减了其导弹设备,但对陆攻击仍将是较大型DD(X)和CG…  相似文献   
153.
马庆恒 《军事史林》2007,(11):57-57
1966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武器展览会上,有一种新型武器的首次面世引起了轰动,这种武器就是积木式组合枪。在这次展览会上,两个年轻人以很快的速度把一支自动步枪拆卸开来,然后又运用那些零件,迅速地组装出来一支冲锋枪。之后,他们再把冲锋枪拆卸开,还是用那些零件,采用新的组装方式很快又组装出来一挺机枪。用这些枪的零件,采同不同的组装方式,他们一共组装出了自动步枪、冲锋枪、弹匣供弹机枪、弹链供弹机枪、车用机枪和带三脚架的中型机枪。整个组装枪支的过程就像变魔术似的,难怪人们被他们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154.
《中国军转民》2005,(2):5-6
2004年,国防科工委党组全面 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 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 局,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坚持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 互动,协调发展;坚持强化基础,自 主创新,努力提高科研和制造水平;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尽快建立 和完善适应武器装备建设需要和市  相似文献   
155.
现代海军两栖作战需要两栖运输工具,以增强机动性、快速性和突然性。轻型两栖飞机由于更适合小股部队执行任务,且又可军民两用,经过高科技“包装”,在保留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结构简单等优点的同时,经济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了新的提高,从而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西欧等国对非致命性武器的发展给予了高工的重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制定出一毓有关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和发展指南等条令和政策。与此同时,不断涌现出的新型非致命武器的效能在战争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59.
160.
新型护卫舰作战管理和武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概述了挪威护卫舰(NEV)对综合C~4&WCS(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武器控制系统)技术方面的建议。该护卫舰将在2000年以后服役。重要的是要最恰当地使用新技术。然而,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是尽可能通过采用商用流行(COTS)技术降低成本,第二是在设计中保持新旧技术平衡的情况下使风险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