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81.
太空相会遥传胜利捷报,航天壮举激发奋斗豪情。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闻讯后,第一时间发来贺电。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  相似文献   
182.
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之后,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拥",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高度。  相似文献   
183.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10-10
3日凌晨1时36分,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相似文献   
184.
80年来,人民军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型战机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以及民口配套的完整体系,为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5.
通过对变结构导引下升力式飞行器直接撞击目标和制导炸弹攻击目标两种攻击方式的仿真计算,发现升力式飞行器直接撞击时虽然能够进行大范围机动,但是攻击目标单一、命中速度低,而制导炸弹攻击时,虽然能够攻击多个目标,命中速度高,但是打击范围小。综合两种方式的优点,对一种组合方式攻击进行仿真计算,发现采用该方式攻击不但能够通过大范围机动对多目标实施打击,而且还能保证较高的命中速度,验证了该组合攻击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6.
胡宝良 《国防科技》2005,(11):36-36
2005年7月12日,“某军用飞行器结构损伤光电复合抢修系统”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有关专家鉴定。“某军用飞行器结构操作光电复合推算系统”是国内首台将激光和微弧火花修复技术复合应用于飞机、发动机损伤在线抢修的一种新设备。它应用10米光纤电缆将修复能量传递到损伤部位,对飞机、发动机结构损伤的部位修复提供光电手段。应用该系统可以快速地对损伤部位实施切割、焊接、熔覆、强化等。该系统创造性地在飞机结构抢修领域应用移动式激光加工系统、微弧火花修复技术,为飞机结构战伤抢修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为战伤抢修水平的提高创造了…  相似文献   
187.
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8小时,在国防科工委机关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了本刊和中央媒体记者的采访,就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航天工业是国防科技工  相似文献   
188.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5天,胜利返航,令湖北军工人大为自豪,因为飞船上有许多“湖北造”。在火箭发射运行中,对运行轨道监控的攻角传感器如发现偏差,会立即发出反馈信号给大气数据计算机进行修正,以保证火箭轨道正常运行。而  相似文献   
189.
作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系统配套研制单位,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系统提供元器件产品60种规格、一万多只,为飞船的成功发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0.
铭记这一刻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由此跨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