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71.
基于网络蠕虫的传播原理建立了一种网络蠕虫传播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网络蠕虫在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分析方法为网络蠕虫传播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2.
研究一类具有时滞和常数收获率的比率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被捕食模型。首先,分析了模型奇点的类型,研究了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然后应用中心流形和规范型理论,得到了关于确定Hopf分支方向和分支周期解稳定性的计算公式;最后,应用Matlab软件对所得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73.
通过对飞控系统模型特点的分析,以及模糊控制稳定性条件的深入研究,基于线性T-S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条件,建立了飞控系统的线性T-S模糊模型,并利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方法,结合并行分布补偿(PDC)的思想,借助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等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能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以一个仿真实例验证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的鲁棒性.该方法对于飞控系统鲁棒控制律的设计、故障诊断、控制系统重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74.
考虑了一类不确定系统的具有闭环极点约束的输出反馈H∞控制,运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LMI),由二次D-稳定导出了鲁棒D-稳定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设计方法.该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求解方便有效,且易于扩展到多目标鲁棒控制.最后,仿真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75.
本文分析了具有前喷管的火箭弹在主动段的受力情况。指出,当超音速飞行时,在前喷管附近的弹体表面上产生一个局部高压区,由此形成一个翻转力矩。从而解释了在主动段超音速飞行中为什么会出现不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276.
可靠性分析中,系统的结构函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结合部件可靠度求得系统的可靠度,另一方面是由结构函数分析系统的结构特性。本文通过构造结构函数的差分运算,从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状态吸收能力和结构重要度三个方面对后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7.
本文仅就结构动力稳定性问题分类、动力稳定性准则、动力稳定性模型及动力稳定性求解方法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78.
传动反射镜方式的陀螺稳定平台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基本的动力学关系建立了用钢带轮传动反射镜的陀螺稳定平台的控制回路数学模型。讨论了弹性效应的特性并给出了一个相应的稳定性判据。指出反射镜的角振动频率是限制平台动刚度提高的一个障碍,并提出了提高稳定精度的设计措施。此结果已得到了成功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79.
Hopfield型神经网络是一个高度互联,结构一致,便于物理电路实现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基于稳定性和考虑,已有的研究和应用通常局限于神经元之间具有对称突触承接的问题,而实际中面临更多的却是非对称问题,本文应用Lyapunov第二方法对一种特殊的不对称Hopfield型神经网络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为神经网络在各种实际优化计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280.
水淹坑道围岩稳定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水淹坑道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坑道外不同跨度,衬砌,围岩介质及介质软化程度地围岩塑性区以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得出地围岩稳定性分析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