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诱饵与目标的辨识是拖曳式诱饵干扰对抗的基本问题.干扰过程中导弹、目标、诱饵三角几何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目标与诱饵的多普勒频率存在差异,为从频域实现目标与诱饵的分辨提供了可能.在详细分析迎头及尾追场景下目标与诱饵频域可分性的基础上,采用L类魏格纳分布(LWVD),利用其能够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和抑制交叉项的优点,实现了导引头波束...  相似文献   
52.
论述了发展高超声速静风洞设备与技术的重要性,对静风洞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根据国内外发展静风洞的经验和成果,针对开展静风洞的实验技术及边界层稳定性问题研究的背景,提出一座M6高超声速静风洞(M6HQWT)的气动和结构设计,重点讨论了阀门管路、稳定段和喷管抽吸装置的设计特点.M6HQWT的设计马赫数为6.0,喷管出口...  相似文献   
53.
利用毛细管电色谱方法研究了在固定化人工膜基质上、不同pH值条件下电渗流的变化规律。考察了不同电压条件下,几种不同性质蛋白质的保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电驱动方式为蛋白质的分离提供了新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4.
超精密加工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高新技术、现代机械、电子产业以及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已成为技术发达国家重要的竞争目标。我系自1982年以来开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本文就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综合介绍了超精密加工中的若干理论与方法,包括形状误差在线检测的误差分离、误差补偿控制、微进给机构的非线性建模、微位移检测等内容,最后介绍了我系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矩形腔内相变材料的紧密接触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矩形容器的上下壁面保持各自的温度对相变材料加热,且相变材料可以有不同的高宽比。应用Nusselt液体边界层理论,本文求得了传热过程的熔化规律与液体边界层厚度,并讨论了熔化温差与高宽比对熔化过程的影响,最后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56.
本文评述了壁面传热对水边界层流体流动及其阻力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加热减阻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传热不仅对层流流动、层流向湍流的转捩以及湍流流动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对流动分离以及由分离引起的空化也有显著影响。以热脉冲加热的主动式加热方式既可用来产生和消除边界层的T-S波,也能用来控制边界层的分离。因此,热控制技术可望在控制边界层转捩和分离,减小流动阻力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根据附面层理论,对高速气流中的液滴,因气流和液滴表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气动剥离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液两相附面层耦合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得到了发生气动剥离时的最小气流速度的计算公式,为液体燃料在高速气流申雾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莫达非尼及其类似物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采用反相色谱系统的C18色谱柱,甲醇-水系列作流动相,能将莫达非尼、其类似物及其它相关杂持到基线分离,测定了莫达非尼和其类似物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3&;#215;10^-8g和5.5&;#215;10^-8g,建立了莫达非尼和类似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台次合成的莫达非尼及其类似物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研究学龄前留守儿童执行功能各个子成分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和《自编留守儿童基本信息调查表》对155名南昌市农村地区的学龄前留守儿童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①学龄前留守儿童执行功能各个子成分在3-5岁之间显著提升。②5人和5人以上共同居住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在认知灵活性任务FIST(2)中表现水平好于5人以下居住的儿童。③与母亲在18个月月龄之后分离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SCA中表现水平好于与母亲在未满6个月月龄分离的儿童;与母亲在18个月月龄之后分离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在工作记忆任务VWM中表现水平好于与母亲在未满6个月月龄分离和6个月月龄到18个月月龄之间与母亲分离的儿童;与母亲在18个月月龄之后分离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在工作记忆任务WMS中表现水平好于6个月月龄到18个月月龄之间与母亲分离的儿童。④4岁以下的学龄前留守儿童,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较短的留守儿童在抑制控制任务GNG中表现水平好于使用时间中等和使用时间较长的儿童;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较短和使用时间较长的留守儿童在认知灵活性任务FIST(1)中表现水平均好于使用时间中等的儿童。[结论]家庭生活环境会影响学龄前留守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